放鬆閒置募集限制前須先設防火墻
2012-12-24   作者:蘇渝(重慶大學兼職教授)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證監會放鬆對上市公司閒置募集資金的限制,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對那些超募又暫無實業可投的公司而言有正面作用。但筆者認為,在募集資金的投資對象中,銀行理財産品值得商榷。因為,針對近期銀行理財産品糾紛頻現,銀監會剛剛下發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全面排查代銷第三方産品的業務。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證監會放鬆上市公司去投資銀行理財産品,不能不説與銀監會的通知精神相矛盾。
  其實,對銀行理財産品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業界早有擔憂。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以各種理財産品為核心的“影子銀行”規模大概有24萬億元,相當於半年的GDP,最大的“影子銀行”就是信託公司和商業銀行合作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過去5年來,銀行理財産品從僅僅幾百種迅速增長到超過兩萬種,已經成為未來金融系統風險的潛在來源。為了吸引大客戶,難免有金融機構在設計理財産品之初故意提高預期收益率,在推銷理財産品時也有意無意地誇大利息,強調低風險,因而很難保證其安全性和流動性。
  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認為所有的銀行理財産品都不可靠。但是從以往上市公司因委託理財導致血本無歸引發的大大小小幾十宗訴訟案例來看,為了追求利率最大化,上市公司用閒置資金委託理財時,都願投向利息高的銀行理財産品,而這類高利率往往伴隨着高風險,通常都以房地産、股票、期貨等高收益高風險項目為投資標的。
  因此,放鬆閒置募集資金的限制,一個前提是要先設立好防火墻。筆者認為,首先,管理部門要對理財産品市場有更多的監管條例,應盡快&&上市公司閒置募集資金投資銀行理財産品的管理辦法。其次,銀行方面要以誠信為本,把客戶利益放在優先位置,強化信息披露,在向客戶推銷産品的同時,要及時、準確、完整地揭示産品存在的相關風險,讓上市公司在了解理財産品高回報率的同時充分考慮到風險問題。第三,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閒置募集資金投資品種的比例,比如百分之七十投資國債,百分之三十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銀行理財産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上市公司閒置募集資金投向的是安全性高的投資産品,全體股東的資金安全也才有保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