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打車難,政府應有為
2012-12-21   作者:李拯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20日,社科院發布的2012年公共服務藍皮書顯示,打車難成為普遍問題,53.77%的人打車需要等10分鐘以上。
  為什麼會出現“打車難”?宏觀而言,出租車的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拿北京來説,常住人口年年上漲,而出租車數量一直維持在6.7萬輛上下,總體上供不應求,不出現“打車難”才怪。
  供求失衡的背後是出租車的准入門檻問題。由於實行特許經營,出租車數量並非取決於市場需求,而取決於發出的經營牌照數量。管理部門對出租車牌照的嚴格管控,導致了需求青雲直上、供給原地踏步的總體失衡。
  供求之間還存在“時間錯位”。越是早晚高峰,越是難打車。人們通常認為,這是因為打車的人太多造成的。而事實是,很多司機在這個時間段拒絕拉活兒。在北京一些加油站,高峰時段故意“趴窩”的出租車常常排成長龍。高需求為何沒能帶動供給井噴?這反映出的,是出租車的定價機制和利益分配等深層次問題。
  政府部門審批、公司承包運作,這樣的模式,本意是加強出租車市場管理。但在實際運作中,由於出租車公司壟斷經營,特許經營費演變成價格不菲的“份兒錢”,輾轉攤到了司機身上。加上油補增加遠遠跟不上油價上漲,運營價格無法隨着市場稀缺而上漲,這些因素使得出租車行業“活難幹,錢難掙”。到了高峰時段,道路擁堵、油耗上升,司機自然就沒有了運營的動力。黑車橫行、挑客拒載、惡劣天氣打車難,很多問題的出現都緣於此。
  可見,“打車難”,實際上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政府與市場關係問題,政府角色應該如何定位,是否應逐步放寬出租車准入門檻,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一個是出租車公司與司機的利益分配問題,關係到出租車的公司經營模式,如何尋求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保證出租車司機的積極性?
  破解打車難,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在法國,公司經營模式下,司機有薪酬司機、公司司機和股份司機三種不同模式;美國紐約的運營模式分為個體經營和公司經營兩種;香港政府推行配額拍賣出租車牌照的制度,但個人可以參與拍賣,避免少數公司壟斷。背後的基本思路,是減少市場管制,更多借助“看不見的手”來調節。
  政府完全放手,可能導致車輛激增、無序競爭甚至欺客宰客的情況,這種選擇並不足取。但尋找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的管理方式,政府部門大有可為。比如,在適當放鬆管制的前提下,建立優勝劣汰機制,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比如,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日常管理、投訴受理等工作。這更能體現服務型政府的要求。
  打車難,下決心解決的話,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遵循市場規律,理順利益分配關係,正是其中關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靠什麼打破“打車難”僵局 2012-06-12
“打車難”倒逼出租車經營權改革 2012-06-11
解決打車難,出租車公司是否該倒掉 2011-11-04
全國多地出租車打車難亂貴 數量管制致産業畸形 2011-10-05
打車難也是民生問題 2011-09-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