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央企利潤彌補養老金缺口實不為過
2012-12-19   作者:銀玉芝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12月17日,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養老基金髮展報告2012》稱,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收支缺口達到767億元,個人賬戶空賬額突破2萬億元。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此次發布會上&&,建議劃撥央企利潤來彌補養老金缺口,爭取到2020年做實個人賬戶。
  今年以來,圍繞如何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其中不少學者和官員的建議都提到增加個人繳費,把個人賬戶做實,或者實行延遲退休制度。
  毫無疑問,以上兩個方案都遭到公眾的抵制。畢竟,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不能僅僅只在公眾身上打主意。如果説延遲退休遭到反對,源於公眾對社保制度的不公平和改革的“碎片化”的憤慨和無奈;增加個人繳費引起的激烈反對,不僅僅涉及公平問題,還因為公眾自己負擔的養老保險比重已經不低。
  從延遲退休到增加個人繳費,在公眾的印象中,都是增加公眾對自己養老的責任。無論是採取延遲退休的辦法,還是增加個人繳費,從經濟學上説都是有道理的。但個人都不願意付出更多,這個情況在福利國家表現得非常明顯。何況,普通公眾(及其所在的企業)承擔了較重的負擔。
  中國目前社保繳費率已經不低,實際社保費率超過40%,甚至高於不少經濟比我們發達的國家。但普通公眾卻享受不到不需要自己掏錢或繳納很少養老金的機關及事業單位職工那樣的養老待遇。
  當下養老金制度給大部分階層、群體造成的公平性焦慮,導致任何增加公眾負擔的解決方案都會遭到反對。相較而言,讓央企或者國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為公眾養老承擔部分責任並不為過。財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16932.6億元,其中央企累計實現凈利潤15023.2億元,佔比88.72%。本來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規定,部分央企須上繳利潤5%~10%的紅利,那麼2011年央企應繳紅利最低為751億元。
  用央企的利潤來彌補養老金缺口無疑合情合理。目前央企和國家財政情況都處於歷史上較好的時期,應當説是解決養老缺口的好時機。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應對老齡化的壓力更大,解決養老金缺口的問題早晚要面對。中國的老齡化人口比例越來越高,我們的近鄰日本是在整個社會老齡化既成事實的情況下,養老負擔非常重,對此我們當引以為鑒。越早致力於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越早開始解決中國養老制度的公平性問題,對於中國社會的長期穩定越有利。從社會公平和央企社會責任角度看,央企承擔起養老金缺口的部分責任實在不由推脫。
  數據顯示,2011年各級財政對養老保險新增補貼高達2272億元,自1997年以來累計補貼金額達1.25萬億元。如果央企能夠拿出部分利潤,則無疑減輕財政的負擔,可以讓公共財政用於更多亟需的社會民生領域,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
  當然,不能將養老金缺口的全部責任都推給央企或者國家財政,但如果央企承擔了更多的責任,那時,即便依舊有缺口,同時只要公平問題解決了,公眾對於延遲退休、增加個人繳費等方式恐怕也不會再激烈反對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資委:明年央企利潤不低於前三年平均水平 2011-12-29
10月央企利潤環比縮水20.7% 2011-11-21
1月份央企利潤同比增長24% 2011-03-01
央企利潤超萬億值得高興嗎 2010-12-31
“央企利潤超萬億”喜悅之後有憂慮 2010-12-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