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産公示推進需要認識上的突破
2012-12-18   作者:傅光雲 張勇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時下,中國大地正掀起新一輪官員反腐高潮,與此同時,廣東等一些省份也正抓緊試點官員財産公示,試圖在制度反腐上取得新突破。對於中共掀起的反腐熱潮,中國民眾普遍&&了熱烈歡迎。然而,對於廣東等地試點官員財産公示的效果,以及其經驗與制度能否在“成功”後得到推廣,業內外疑慮之音並不少。
  為了使反腐工作得到有效推行,産生實質性效果,日前,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反腐專家李永忠&&,官員財産公示應實行“有條件的部分赦免”。他&&,廣大官員財産目前還不能大範圍公示,既因一些技術條件還不具備,更因一批官員已有相當多灰色甚至黑色收入,這時讓他去公示,無疑只會讓他們成為政改阻力者。
  李永忠強調,如果我們用“絕不赦免”的方法,可以推算,“腐敗呆賬”只會越來越多,存量會越來越大,抵抗也會越來越頑強,最後可能出現魚死網破,甚至魚未死網已破的態勢。
  李永忠具有豐富反腐經歷,其上述提法確實較有針對性,具有較強的現實可操作性,應該説,是當前推進反腐工作的一劑良藥,值得嘗試。
  其實,中國官員的財産公示一直遲遲難以執行和推廣,最大的難點是,由於此前制度不夠完善,在摸着石頭過河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過程中,一些官員利用制度上的一些漏洞,通過權錢交易等方式,獲取了鉅額財産,如今一旦財産公示,毫無疑問,官員此前的“完美公僕形象”將毀於一旦,他們將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恐怕也很難説服廣大民眾,對其免以責任追究。
  與此同時,貪官們由於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也難以順利、主動推動財産公示。
  這樣就可能形成一個可怕的後果:官員財産註定難以順利推行,廣大民眾與眾貪官將持久地極端對峙,反腐效果難言樂觀。
  因此,要解決反腐、官員財産公示問題,除了要完善制度反腐外,首先要在認識上取得突破,從思想上獲得解放。
  子曰,人非聖賢,熟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鄢。改過歸正,符合中國社會的傳統精神價值取向。要允許貪官們認錯,才有可能改造貪官,糾正錯誤。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就曾&&,中國的改革開放允許犯錯誤,但關鍵是要及時認識到錯誤,及時改正錯誤,保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健康發展。
  “有條件的部分赦免”,固然是解決官員財産公示問題的方式,但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在貪官與廣大民眾間,必須要尋找到雙方都較能接受的“利益平衡點”。筆者建議,我們不妨更大敢一些,允許在官員財産公示上,來一個新老劃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把官員所貪污得來的財産,國家以不明來源財産暴利稅的方式,徵收巨幅財産稅,把其作為對廣大民眾的消費補貼,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這樣,既能解除貪官在財産、在思想方面的擔憂,也能平息民眾對貪官鉅額不義之財的不滿,更能促進中國社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可謂一舉三得。(張勇單位係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人民檢察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財産公示制度不能總在水淺處摸石頭 2012-12-14
財産公示需從行政倫理開始 2012-12-13
官員財産公示地方試水到何時? 2012-09-28
官員財産公示缺乏破釜沉舟的決心 2012-09-28
官員財産公示亟需頂層設計 2012-09-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