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增長不含水分調結構有細微變化
2012-12-18   作者:周子勳(資深財經評論員)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細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全文,筆者發現明年經濟工作有兩大不變和變。
  兩大不變是:總基調不變。宏觀政策不變。
  明年經濟工作將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紮實實開好局。“穩”就是要繼續穩住經濟增長和物價總水平,“進”就是堅決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近幾個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回升,今年全年的增速有可能達到7.8%甚至接近8%。考慮到各地方政府在今明兩年陸續完成換屆,按照這些年來中國的“換屆周期”效應,新一任領導班子上任後一般都會加大投資力度,因此明年中國經濟增長要達標不難,很可能回到8%以上。因此保持經濟工作總基調不變意味深長。
  明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仍將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仍將繼續堅持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這與本月稍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所提出的“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着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一脈相承。可以相信,明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將注重穩定,不會出現顯著的政策放鬆。財政政策方面,支出的重點仍集中在交通、農田水利和保障房等民生領域。貨幣政策方面,總體將是相機抉擇,初始取向估計與今年下半年松緊程度幾乎相當。不過,由於“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提法,在物價持續回升的一些月份,貨幣政策可能會向收縮的方向回撤。信貸投放方面將取決於宏觀政策的基調以及經濟增長的勢頭、未來中國經濟的規模。如果中國經濟增長達到8%,2013年人民幣信貸規模只有8萬億的話,與經濟規模相比有可能偏緊。
  明年經濟工作的變化,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
  第一,工作思路轉變。雖然包括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通脹率、財政赤字、貨幣供應、社會融資總規模等具體指標沒有在這次會議上有所體現,但明年GDP定為7.5%似乎已成共識。表面上看與2012年目標一致,但放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反映出的中央政策思路卻有變化。中央如果維持7.5%的目標,相信是屬於有意調低目標,為經濟增長降溫,尤其是要警示地方政府,遏抑其投資衝動。在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副總理已經一再提出要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要不帶水分的經濟增長,如果這時候再大搞基建,重回盲目追求速度的模式,與中央的思路顯然不符。
  第二,首提“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與2012年經濟工作的五項任務相比,2013年增至六項,新增了“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着力提高城鎮化質量。”事實上,目前城鎮化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在城市打工生活的農民工不能實現市民化,享受不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創新社會管理,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僅是個經濟問題,還關係到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可以相信,人口市民化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內容,圍繞這個問題將會&&相關的政策,未來的城鎮化將更多體現在服務提升和改善,而不是過去的規模擴張、土地經濟模式。
  第三,調結構出現細微變化。從2012年的“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變為2013年的“加快調整産業結構,提高産業整體素質”。 這主要是基於中央不再把經濟工作的重心放在追求速度上的考慮,無疑,2013年宏觀經濟政策將會更加注重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成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第四,此次會議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這是任何時候都不曾有過的。在筆者看來,中央在改革方面會精心挑選領域,在市場期盼的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或許不會有大動作,因為這裡涉及的利益龐大而複雜,會引起不小的震動。而可能在降低行業壟斷、促進非公經濟發展,新型城鎮化帶來的公共服務均等化、財稅改革、利率市場化等一系列領域,推出實質性的措施。具體説來,有以下幾個領域的改革值得關注:首先是農業領域。明年中央“一號文件”很有可能着眼於中國農業體制改革。這對於進入改革深水期的中國,對於中國的農業發展,無疑是積極的信號。其次是消費領域改革。十八大報告提出人均收入翻番,這事實上為擴大中國消費列出了時間表。不過,中國居民消費的釋放,至少需要滿足幾個前提條件:比如社會安全網的建設,讓國人可以無後顧之憂;比如收入分配機制的改革,啟動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比如土地改革,這是啟動農村消費的基本條件;比如需要有足夠的安全並有足夠吸引人的消費品,這也為中國政府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高要求。再次是流通領域改革。此前,12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明年經濟工作時,提出“促進重要商品市場供需平衡,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規範市場價格和收費秩序”。據筆者的了解,中央政治局討論降低流通成本還是第一次,這表明了中央對於流通問題的重視。最後是金融領域改革。展望2013年,利率市場化、債券市場擴容、資本賬戶開放以及進一步的貨幣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的改革有望加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提高增長質量須從轉變模式做起 2012-12-18
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 2012-12-17
城鎮化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2012-12-17
展望中國經濟2013:超高速增長基礎已不復存在 2012-12-17
政府改革深度決定明年經濟增長質量 2012-12-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