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並購尼克森過關的標誌意義
2012-12-09   作者:謝鵬 劉雲非 劉穎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加拿大政府7日宣布批准中海油以151億美元收購該國尼克森公司的申請。中海油方面也隨即予以證實。雖尚存其他環節,但各界普遍認為,加方審批過關是關鍵一步,交易已基本沒有懸念。這一交易受到廣泛關注,其成功“過關”具有標誌性意義。
  標誌之一,在於其交易金額創下紀錄。151億美元的收購金額,使該交易成為中海油乃至中國企業迄今完成的海外最大收購。同時,這是加拿大自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金額外資收購案。從全球今年的並購市場看,這也是一樁“超級交易”。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這筆“大生意”無疑將提振相關行業及整體經濟的投資和商業信心。
  標誌之二,在於其成為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的典型,並為將來中企海外並購帶來重要判例。一段時間以來,以華為、中興海外並購遇挫等為熱點的中企國際化不順利的局面也因此出現突破。
  隨着中國經濟與世界的互動和融合愈發擴展和深入,中國企業、中國資本對全球相關行業及整體經濟的助推作用凸顯。發達經濟體針對來自中國的並購,應該更多地“在商言商”,壓制“泛政治化”的衝動和傾向,才有利於推動實現中國與世界“共贏”的局面。隨着美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降低,加拿大急需尋找新的市場。同時,對於中海油而言,彌補其陸上石油資源短板也成為其企業發展的重點。
  標誌之三,在於交易後的未來發展,將成為中海油這樣的中國大型能源企業整體實力的重要考量。對於151億美元的收購對價是否“值”的問題,存在不同看法。應該説,對於這樣規模巨大的收購,輕易做出“值”與“不值”的現期判斷都顯輕率。因為企業的戰略考量、品牌價值等很難一時衡量。
  不過,可以説,隨着並購後大量生産、經營和組織工作的展開,如何處理好資源融合、財務融合、經營融合和文化融合等問題,才是對中海油企業實力的真正挑戰,也是對這151億美元出價的真正拷問。其成敗與否,密切關係到中海油的企業戰略乃至中國的能源戰略成效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海油重新申請收購尼克森 2012-11-30
加拿大再次延長中海油收購尼克森審批期限 2012-11-03
加拿大或提出嚴苛條款 中海油收購尼克森面臨壓力 2012-10-08
尼克森股東99%贊成 中海油或將完成華最大海外收購 2012-09-21
中海油收購尼克森交易已進入加拿大政府審批程序 2012-08-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