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為何還要加強
2012-12-07   作者:羅蘭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許多地産商期待十八大後政府調控樓市的力度能有所放鬆,然而最近來自高層的信息顯示,他們的期望要落空了。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工作。業內人士認為,今後房地産政策將依然從緊,限購政策短時間內難以取消。未來房地産市場將大勢趨穩。

  調控政策抑制市場過熱

  從2010年初開始,針對樓市價格持續飛漲的過熱情況,國家連續&&調控措施。先是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穩定樓市,之後在貸款首付比例、貸款利率以及限購城市上越來越嚴格的“新國十條”、“新國五條”以及“史上最嚴”的“新國八條”緊鑼密鼓地&&。進入2012年,多家部委又一再表態房地産調控堅持不放鬆,並&&房産稅試點將進一步擴大而且會在全國實施。
  國家嚴厲的調控政策有效抑制了樓市過熱,表現在投資和投機性需求基本被擠出市場,房價上漲趨勢得到控制。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指出,今年房地産市場的運行總體是平穩的,是朝着國家調控的方向發展的,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不合理需求得到遏制,市場趨於理性,房價趨於穩定;二是今年1-10月,全國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57629億元,同比增長15.4%,增幅雖明顯低於前些年,但與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放緩基本是一致的;三是前三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逐季上升,第三季度的銷售面積逐月上升,前10月累計銷售商品房面積為787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估計全年的銷售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四是保障性住房推進順利,全年計劃新開工700多萬套,基本建成500萬套,已經完成。
  財經評論員余豐慧認為,房價上漲勢頭總體得到了遏制,一線城市的一些區域、一些樓盤房價有了不小的降幅,降價趨勢正在向二、三線城市蔓延。最難能可貴的是,基本改變了市場“只漲不跌”的預期,樓市的買方市場正在形成。

  調控目前還不能放鬆

  最近幾個月,經過調控溫度比較適中的樓市又有些升溫跡象。中國指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稱,11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較10月漲0.26%,環比漲幅再次擴大0.09%,同比跌幅進一步收窄。與上月相比,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增至60個,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降至38個。
  專家指出,如果現在放鬆樓市調控,必然會有大量投資性購房者入市,房價地價必然會反彈,因此,現在對樓市的調控還不能放鬆。
  有些人寄希望於政府對房地産松綁來刺激經濟,專家指出,中國經濟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進行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不能再依靠房地産。同時,“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工作”是被中央放在“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項下來強調的,從“民生”角度出發,中央也不會輕易放鬆對房地産的調控。
  高緯環球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良軍認為,十八大透露出積極的政策信號,中國經濟要逐漸擺脫對地産的依賴,回歸到實體經濟層面,這是健康發展的前提。

  “限購”取消可能性不大

  “限購限貸”是房地産調控政策中很重要的手段,市場上一直在猜測“限購限貸”這把刀何時不再高懸頭上?很多專家認為,該政策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中國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短期內限購政策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未來限購政策遲早會退出。但即使限購退出,限貸也不會退出。這涉及到金融支持率的問題。
  房産稅被很多人認為是未來房地産調控的替代措施。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稱,未來房地産調控大方向是以房産稅等經濟手段來逐步替換“限購令”等行政手段。
  顧雲昌認為,未來還是要以稅收和法律手段取代現有的行政手段。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未來一個時期,要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的投資和建設力度,特別是中小套型住房建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滿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和各類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力度,優化供地結構,促進房地産投資恢復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促進建立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協調發展的住房體系,加快建立健全房地産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和政策體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城鎮化大趨勢下樓市調控將從嚴 2012-12-07
易憲容:城鎮化大趨勢下樓市調控將從嚴 2012-12-06
房産稅或成樓市調控新方向 2012-12-03
住房價格跌幅明顯收窄 房産稅或成樓市調控新方向 2012-12-03
住建部官員:樓市調控不能放鬆 2012-11-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