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請改變觀念
2012-11-28   作者:祝乃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李寧公司的“去庫存”已經持續了幾個月。最近,李寧店在武漢、青島等地打出了二折、三折這樣的折扣。2008年前後的李寧品牌意氣風發,曾創下很好的業績。不過,近兩年大勢已經發生急變。首先是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開始不斷向中國內地的二三線城市擴展業務,對一個小城市的居民來説,已經不太需要去省會城市購買耐克或是阿迪的運動衣。其次,一些國際時尚休閒品牌,比如Zara、H&M、GAP、優衣庫等在內地城市擴展也非常疾速,就在幾年前,這幾個品牌在像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還寥寥無幾,但如今已經有不少門店,它們的一些系列非常適合日常休閒穿着,也有相當一部分快幹運動衣、衛衣等運動服裝。這還不是故事的結尾,像哥倫比亞、northface等戶外運動品牌的擴展非常明顯,國內一些戶外運動品牌比如探路者、KAILAS、KOLUMB、NIKKO等也在短時間內崛起,它們以前大都是外國品牌的代工廠,憑藉這種優勢迅速崛起並為國人接受。在一些電商網站,“戶外服裝與裝備”已經從“運動服飾”這個古老的大類中分列出來,自成一體。
  或許,你仍會覺得,李寧品牌的問題怎麼讓人覺得這麼猝不及防。中國市場的特徵之一是,很多普通居民將運動服裝作為日常休閒衣來穿,你在公共場合隨便就能見到穿着運動服出外辦事的人,你甚至可以看到穿着運動褲但是又穿着黑皮鞋的人。李寧公司成立之初的井噴式發展,也部分是在於此,因為人們對休閒服需求量大。儘管有了一個發展的高峰期,但是,當人們需求細分(一些人更重儀表,一些人産生對專業運動衣的需求)導致市場細分,以及來自其他品牌(耐克與阿迪,以及其他休閒品牌)壓力增大時,李寧面臨的挑戰幾乎不可避免。這就頗有點像往日的手機巨頭諾基亞,功能機需求量非常大的時候,它精準地把握了這個趨勢,果斷放棄了家電等一些業務,成為世界第一大手機生産商,但是它未能及時把握智能機時代的趨勢,現在跌跌撞撞。
  對於李寧來説,在2008年以後不斷推進的多品牌策略(即在專業體育之外進軍休閒體育領域),基本已被證明是錯誤的。隨着人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的不斷提高,需求多元化以及市場細分是必然的趨勢,人們對運動的熱衷、對自然的回歸令衝鋒衣等戶外品牌火速崛起,國外品牌也不斷進入中國市場;至於休閒衣,更是不用説,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李寧旗下的衣服並不具有價格優勢,因此,處於運動與休閒的夾縫之中,當然無比痛苦。
  對於李寧品牌來説,不應該貿然尋求多品牌戰略,而應該集中自己的核心業務,比如後來李寧親自“糾偏”,基本鎖定以籃球、羽毛球、跑步等領域為主。這是一個可行的方向。在此基礎上,李寧公司的産品無論是在款式和技術上都需要革新。李寧公司還應該考慮在電子商務方面發力。並且,及時確定李寧的品牌特徵,年輕化?大眾化?近年來Nike在這方面就小有成就,會共同參與一些與年輕人有關的活動,放大品牌效應,鎖定固定人群,Nike還與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蘋果及時進行了合作,比如Nike+,Nike iPod等軟體都應用非常廣泛。至今,在iPhone上的蘋果商店裏還搜不到任何與李寧有關的公司軟體或是第三方軟體。李寧公司的觀念需要徹底更新一下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李寧庫存或已高達10億元 品牌廣告語被指敗筆 2012-11-16
李寧縮編門店自降折扣 2012-10-31
李寧網上商城與實體店搶客 2012-10-26
李寧線上低價折扣遭經銷商反對 2012-10-24
李寧線上5.5折優惠衝擊分銷商 2012-10-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