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洋垃圾”污染美麗中國
2012-11-27   作者:吳學安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由於被中國拒絕,幾百噸生活垃圾正在被運往它們的老家——英國。”日前,英國《每日電訊報》的這一報道引起了不少關注。文章引述英國環境署的話説,隨着中國中産階級的崛起和環保意識的甦醒,向中國輸入洋垃圾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目前,中國垃圾回收處理正面臨着內憂外患的困局,不僅自身每年要産生大量垃圾,而且還要遭受國外“洋垃圾”的入侵。僅以電子垃圾為例,目前全世界每年産生的數量驚人的電子垃圾,80%被運到亞洲,其中90%丟棄在中國。如此算來,近年來,中國每年要容納全世界70%以上的電子垃圾。而在電子垃圾的材料裏,大多含有鉛、汞、錫、鎘等有害物質,倘若對這些物質處理不當,無疑將會對環境帶來嚴重污染。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目前竟然成為“洋垃圾”的集散場。僅1997年到2007年10年間,英國運往中國的垃圾數量就狂漲158倍,美國每年約有50%-80%的“洋垃圾”被出口到了亞洲,主要出口地也是中國。儘管這些發達國家標榜“綠色環保”理念,但對本國不法企業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卻聽之任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不僅是道貌岸然的伎倆,更是一種侵權行為。更為可怕的是,這些“洋垃圾”流入國門以後,還被國內的一些不法廠商製成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腐蝕和毒害着國人的生命健康。
  對此,我們應該大聲疾呼,中國不是發達國家的垃圾場,對於國外企業的這種惡劣行為應説NO!一方面,既要對違法向中國輸入“洋垃圾”的國外不良企業提出嚴重警告,並將某些屢教不改的外國企業直接列入“黑名單”,禁止他們和中國企業交易;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嚴重違規輸出“洋垃圾”的國外企業所在國家,應通過外交途徑提出合作請求,要求他們加強對不法企業的管理力度。因為根據聯合國《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容忍本國企業向中國出口垃圾本身就是一種失職,就是一種違背世界公約的不法行為,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不言而喻,國外一些不法企業之所以有恃無恐地將“洋垃圾”傾瀉到中國,這其中也有中國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嚴格等因素。雖然目前中國已經頒佈實施包括《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産促進法》等在內的10部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但其中對有關“洋垃圾”流向等問題卻規定得很少,甚至對日漸龐大的“洋垃圾”進口,也沒有完整的配套細則,這就為國內“洋垃圾”監管留下漏洞。因此,如何防範“洋垃圾”流入,既要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加大治理“洋垃圾”力度,打擊走私“洋垃圾”的違法行為,也要善於變廢為寶,令其循環利用、造福於民,而不是遺害後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建設美麗中國 不讓洋垃圾肆虐 2012-11-14
讓洋垃圾滾回“老家”還不夠 2012-11-14
“洋垃圾”跨境走私路線圖浮出水面 2012-06-01
裝滿“洋垃圾”的集裝箱就像翻倒的垃圾桶 2012-06-01
“洋垃圾”跨境走私路線圖浮出水面 2012-06-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