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建得多還須養得好
2012-11-26   作者:曹華飛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國家文物局日前印發關於2011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的通知,全國核準備案博物館3589家,其中國有3054家、民辦535家;另有統計結果顯示,新增博物館數量每年在100個左右。對於博物館的迅猛發展,在近日於太原召開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2年會上,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在&&欣慰的同時,也對“平均三天多建一座博物館”表達了憂慮:“建得起,養得好嗎?”
  近些年,我國博物館業抓住了發展機遇期,接待觀眾量迅速增長、逐漸向基層滲入、類型更趨多樣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博物館呈現齊頭並進的勢頭。但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博物館業面臨着管理、運營等一系列問題,在發展動力、社會功能、合作動員等拓展領域也遭遇了不少瓶頸:國家一級博物館在國家文物局的評估中一度勉強及格;民辦博物館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完善的公益性和經營性機制,或後繼乏力,或陷入不差錢、不吆喝、不熱鬧的怪圈;部分公共博物館在免費開放、撥款不足和高額運營成本之間步履維艱;地方博物館出現盲目上馬、形式大於內容的現象,以至不具備正常陳展的工作能力。
  博物館業是一門複雜的業態,對硬體和軟體的要求都較高,並且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硬體方面,場館建設、消防安保、藏品維護等都需要資金支持。目前,我國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博物館主要依靠國家撥款,行業性質的博物館主要依靠行業支持和社會捐助,如果資金供應不足或規劃失衡,博物館各項工作便難以為繼。建起大場館卻沒有能力建消防設施而爛尾,因薪資太低招不到專業人才而無法開館,藏品安全與保護捉襟見肘無奈閉館的事例屢屢發生。而軟體方面,一座博物館的建設和運行,涉及龐大的專業體系。“博物館學”綜合了文物學、考古學、民俗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産業管理與文化産品開發、會展策劃等多門學科,絕非蓋一座房子、列幾件展品那麼簡單。部分決策者忽視了實際運行能力,使博物館失去了本應具備的社會功能,淪為尷尬的擺設。
  對博物館的認識,如果不從專業角度出發、不以惠民的目的自律,就會産生經營公關失策、市場定位模糊、設計策劃乏善可陳,主題特色毫無新意、服務參與程度不高的後果。因此,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功能,關鍵是理性的決策,一方面要有嚴肅科學的論證,培養形成專業思維;另一方面要了解大眾需求,學習借鑒成功經驗,使博物館真正惠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博物館建設應考慮引入民營資本 2012-11-23
博物館怪象:3天建1座管建不管養 2012-11-22
世界泥石流自然博物館 2012-11-21
私人博物館假貨氾濫 待規範管理 2012-11-08
收音機達人:想辦個收音機博物館 2012-10-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