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不能只瞄準“個人”
2012-11-21   作者:劉英團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89720.31億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億元,同比增長22.6%。其中,2011年個人所得稅實現收入6054.09億元,同比增長25.2%。個人所得稅收入佔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6.7%,已成為國內稅收中的“利稅大戶”了。有媒體報道,個人所得稅在部分地區甚至已躍居地方稅收的第二位,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就個稅起徵點提高的問題,網友紛紛表明態度,其中97%的網友認為目前的個稅起徵點應該提高;60%左右的網友認為個稅起徵點應該提高到5000元以上比較合適。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和清華大學教授魏傑也明確&&,個稅起徵點應該上調至5000元。但是,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有專家就認為,“進一步上調個稅起徵點,只是令少數高收入者獲益,低收入者受益不大。”
  個稅起徵點始終是個“熱炒”的話題,個稅的每一次調整無不挑動着工薪階層的神經。統計顯示,65%的個稅來自佔個稅繳納群體80%的中低收入者,而佔個稅繳納群體20%的高收入者,佔有銀行存款總量80%的比例,其繳納的個稅比例卻不到稅收收入總量的10%。如果把這些因素&&起來分析,不難得出結論,正是廣大的中低收入者在支撐個人所得稅收,他們正成為巨大的稅負基數的貢獻者。
  就目前而言,國家每次調整個稅起徵點只讓廣大工薪階層納稅人少交了一些,並沒有改變工薪階層作為個稅主力軍的畸形事實。而且,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對普通收入者來説太低,但對高收入者還不能有效地徵收。換句話説,現行的個稅制度並沒有體現出明顯的個稅調節收入差距的杠桿作用,也沒體現出“比例平等”或者“按比例貢獻”的原則,而在事實上造成低收入者稅負高、而高收入者稅負低的局面。
  據統計,2012年1~9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77410.08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個人所得稅收入佔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5.9%。總體來看,無論總稅收還是主要分項稅收收入,今年前三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均有明顯回落,但個稅卻同比增長,這意味着很有必要對個稅進行深層次改革。
  事實上,從表面上看,個稅起徵點提高後,工薪階層納稅人數是減少了,但是減少的是工薪階層納稅人中的低收入人群,工薪階層的中高收入者不僅依然是繳納個稅的主力軍,而且由於稅率並沒有調整,他們的總體稅負並沒有減輕。而真正意義的高收入者並沒有成為繳納個稅的核心力量。
  此外,無論個稅起徵點定為多少,都只是針對個人,沒有計算家庭人口,沒有考慮贍養系數。比如個人月收入同樣是5000元,兩個人都就業的家庭和兩個人就業的五人家庭,人均的稅收負擔差異就很大。因此,僅僅提高個稅起徵點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之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月入萬元再徵個稅可行嗎? 2012-11-20
個稅起徵點提至萬元可行 2012-11-20
個稅起徵點提至萬元可行 2012-11-20
澳門擬為中等收入階層減負 年入30萬個稅僅1千 2012-11-14
葡萄牙宣布新經濟緊縮措施 個稅提高到13.2% 2012-10-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