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能源機構預測美國將在2020年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石油生産國。無論這是否會發生,美國正在進行的變化都將繼續改變其經濟,並影響國際關係和全球能源前景。 自2008年以來,美國石油出口上升了25%,國際能源機構預估,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再上升30%,達到每天1110萬桶。美國石油進口已從2005年佔消費量的60%下降到今天的42%。“能源獨立”概念首先由理查德 尼克松在1973年石油危機中提出,此後每任總統都秉承這一信念,認為美國會回歸能源自足,從而減少對中東混亂和高油價的敏感性。 水力壓裂和水平鑽井兩項進步中的技術,成功激活了美國頁巖氣革命。十年內,頁巖氣已從佔美國天然氣産量的2%升至37%。美國已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國。這場變革的經濟效應是明顯的,最直接的是産生了170萬個工作機會。預計到2020年,這一領域工作機會將增至300萬個,政府來自於此的收入也將增加。另一個重要影響是全球競爭。美國天然氣儲量豐富、價格低廉,這將刺激美國能源密集型製造業的發展。至於石油,美國仍將在很長時間進口石油,但量會銳減,一方面是美國能源産量提高,另一方面是美國石油能源需求已達頂峰。 世界石油産量調整的重要性已超出中東而影響到21世紀最重要的世界關係:中美。這需要中美雙方發展出一種更清晰的彼此理解以及針對石油安全的合作框架。這一框架將對世界産生深遠影響。(能源研究權威專家丹尼爾 尤金
賀艷燕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