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欄先後呼籲管理層差異化收取紅利稅、大幅增加RQFII額度及給券商融資之後,三者均得到了管理層的積極響應,股市正在由投機市向着投資市場轉變,未來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可能會出現更多改變,例如交易頻率將會下降,更多使用融券代替賣出,內地資金借道RQFII規避差異稅率,以及通過股指期貨回避股市下跌風險等。 差異化的紅利稅制度,對於投資者來説,肯定會改變投資習慣,徵收20%紅利稅和徵收不足10%的紅利稅,兩者相差可能很大。如果面臨大比例分紅除權之前,不能享受稅收優惠的投資者,很可能會賣出股票逃權,而長期持有股票的投資者,也會因為害怕失去稅收優惠而不願意通過賣出股票回避股價的下跌風險。 差異化紅利稅,將會引起不少變相賣股操作,例如投資者認為自己持有的股票可能會出現一個短期下跌,又不願賣出股票失去減免稅資格,就會尋找變相賣出股票的辦法,例如通過融券交易賣出同樣的股票進行鎖倉,然後等待股價下跌完成後再買入股票歸還融券,既完成了一次做空交易,又規避了股價下跌的風險。 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做空股指期貨來回避股市下跌的風險,如果投資者看空整個股市,但卻看好手中持股不願賣出或者因為市場流動性不足導致賣出持股將産生較大衝擊成本,那麼投資者就可以一邊持有股票,一邊做空股指期貨,以達到回避股市下跌的風險。 於是,投資者就有了兩種既不需要賣出股票,又能夠避險的投資工具,這對於回避20%的紅利稅大有好處。如果投資者能夠繞道香港RQFII渠道投資A股,那麼也能享受到RQFII的紅利稅收優惠,這對於一部分投資者也是可以選擇的渠道。 其實,除差異化紅利稅之外,還應該推行承諾制,並不需要必須持股滿一年才能享受稅收優惠,如果投資者承諾持股滿一年,也應該可以享受稅收優惠,這對於防範除權前的逃權也很有好處。假如交易所規定買入股票時有兩個選擇,一是T+1,二是T+250,那麼通過T+250渠道買入的股票自動鎖定一年,同時享受紅利稅優惠。同樣,投資者只有持股滿一年後,才可以賣出股票。 隨着A股市場各種制度的完善,未來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將會由簡單的買入賣出股票逐漸向交易金融衍生品轉移,這不僅對投資者有着切實的意義,同時也更加接近於國際成熟市場的交易特點,這將是A股市場逐漸成熟的一種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