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狂歡,傳統商業怎麼看
2012-11-12   作者:鄧海建(江蘇媒體人)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儘管“雙11”開戰前已有網友抖摟有圖有真相的“價簽戲法”,儘管有線上商家抱怨被迫打折是“溫柔的綁架”——我們還是被阿里巴巴披露的數據所震驚:一分鐘1000萬人涌入天貓,半小時交易額突破10億,兩小時交易額抵去年全天,8小時交易額突破50億……
  這些不斷刷新紀錄的數字,讓人艷羨的同時也促人思考。
  首先,經濟學意義上的促銷疲勞存在嗎?放眼今年的電商圈地戰,從618到815,不少專業人士大呼“連續不斷的電商價格戰已開始讓用戶麻木”,預言用戶對電商促銷的興趣已經大大下降,但是,今年天貓“雙11”的一個個數字顯然輕飄飄推翻了類似觀點。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産品;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
  其次,在宏觀經濟形勢言必談“消費疲軟”的今天,那些涌向支付寶的海量人民幣令零售業分析師大跌眼鏡。其實,就像文化繁榮之於經濟危機一樣,零售業井噴對於下行探底的經濟也未必真就不可理喻。馬雲説,國內電商的發展是對傳統商業生態系統一次革命性的顛覆,是“獅子吃羊”的游戲。這話有些玄乎,對消費者來説,模式或營銷其實都是浮雲,性價比才是判斷“挑逗”抑或“真情”的唯一標準。沒有大尺度的折扣,資源配備、支付穩定性、技術保障等“花活”玩得再好,遲早也會被現實歸謬。
  線上驚心動魄的價格真的對線下的價簽沒有絲毫觸動?説得驚悚一點,今日的過度淡定也許遲早以未來的門庭冷落埋單。如同紙質書對於電子書一樣,傳統零售業面對B2C或B2B的革新,起碼眼下還未必是誰死誰活的哈姆雷特式選擇。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別等到徹底淪喪了主角的地位,才幽怨地來一句“死跑龍套”的自傷。2009年,淘寶“雙11”銷售過億;2010年,這個數字直達9.36億元;2011年,又刷新至52億元。在傳統零售業一片祥林嫂聲的“困難年”裏,奇蹟連番上演,即便從概率上説,對於這樣的增長勢頭,不找出幾點規律實在也説不過去吧。當殘存的市場公信與品牌溢價漸次被時間一點一點消耗後,面對天貓的年度狂歡,真不知傳統商業到底怎麼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日日順攜手天貓欲破家電網購瓶頸 2012-11-08
網購勿貪便宜別向私人賬戶匯款 2012-10-19
[網民關注]推進規則完善立法破解網購平台打假困境 2012-10-16
網購鑽石難放心 業內建議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 2012-10-04
網購調查顯示:質量問題最揪心 價格大戰不靠譜 2012-09-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