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助光伏産業乃戰略之舉
2012-11-08   作者:宋亮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自去年起,在全球經濟下滑的大環境下,中國光伏産業籠罩在歐美市場萎縮的陰霾中,今年更是受到“雙反”調查影響,很多企業關停、倒閉,曾經以“高投入、高産出、高利潤”著稱的中國光伏産業面臨困境。
  是自救還是政府救?如何看待政府救助行為?業內人士諸多討論。有人對政府對光伏業的幫扶頗有微詞,他們認為,對於光伏企業的發展,政府不應過度“關愛”,要讓市場規律辦事。
  不過,筆者認為,光伏産業不同於其他行業,政府如此重視光伏等新興能源産業,其目的絕不僅是獲取清潔能源、提升安全保障那麼簡單。從某種程度上説,新能源産業可以被看做是當前中國産業轉型升級的風向標,成功與否不僅決定着能源産業,甚至決定着整個工業産業能否向集約、可持續方向轉變。另外,更重要的是,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是邁向以“低碳”為特徵新經濟時代的排頭兵,能源生産、傳輸、消費方式的改變,將直接引起整個生産方式的變革,最終為經濟的快速增長開創新的領域。
  自工業革命後,圍繞生産方式的經濟變革就從未停止過,無論是第一、二次工業革命,還是圍繞信息技術開發、使用的第三次信息革命,都在改變傳統生産方式的同時,極大提升了經濟發展。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在當前世界經濟衰退背景下,歐美依然拿出鉅額資金大力扶持光伏産業,去年以歐美為主的全球光伏總裝機量仍然上升20%。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鋻於目前中國光伏産業仍嚴重依賴歐美市場,加上整個産業仍處於中低端,歐美雙反背後,有釜底抽薪,毀滅中國光伏産業之嫌。
  近些年來,光伏産業核心技術不足、“兩頭”在外,嚴重依賴國際市場,這絕非短期內能夠改變。而此次突如其來的“雙反”,讓毫無準備的光伏産業整體陷入困境。
  因此,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扭轉被動局面:一方面,進一步推動下游需求市場的培育,優化産業布局,這是應急之策;另一方面,逐步推進整個光伏産業體系的創新,包括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創新的核心技術、良好激勵的商業發展模式和配套的服務管理機制等,從而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太陽能光伏産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目前,除尚德、賽維等少數企業陷入資金困境外,國內大多數光伏企業更多是受困於外部市場萎縮導致訂單減少、設備閒置及産品積壓。因此,作為應急之策,政府可以建立臨時光伏材料儲備應急機制;在中西部地區提前實施大型光伏電站安裝;繼續擴大實施類似“金太陽工程”項目;開展“光伏下鄉”活動,推動太陽能熱水器、小型光伏電站的建設;中長期來看,加快推動城市屋頂光伏改造計劃;在華東、華南、西南地區加大推進分佈式小型電站推廣建設。
  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應在政府指導下,加快內部核心技術創新轉化,積極探索良好的商業發展模式,從“重規模、看數量”轉向“重質量、提效益”上來,同質性、互補性強的企業之間應加快並購、整合。
  除此之外,作為配套服務,應進一步加快並網發電。當前配套的智能電網不足及相關標準不統一,是制約整個新能源下游需求市場發展的主要瓶頸。
  筆者看來,歐美光伏“雙反”儘管對國內企業造成很大衝擊,但客觀上也加快了國內産業轉型步伐,經過優勝劣汰的陣痛後,中國光伏産業才會更加強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光伏産業更需技術“救市” 2012-11-07
國內光伏市場擴容應調整補貼政策 2012-11-06
補貼新政呼之欲出 光伏發電每度或補0.4至0.6元 2012-11-06
全球光伏業經歷"寒流" 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待激發 2012-11-05
郭&銘投千億鉅資進軍光伏産業 2012-11-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