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築不該忽略大眾審美
2012-11-06   作者:王慶峰(江西 大學生)  來源:長江商報
 
【字號
  蘇州建築“東方之門”被網友調侃為“秋褲”走紅後,媒體採訪了大樓主人楊休。楊休提到自己過去和現在都不缺錢,未來將在中國的幾個發達城市再建四座東方之門。(11月5日 光明網)
  按道理講,地標建築分為兩種,一種是政府主導的公共設施或者城市雕塑,這時建築就不能是權力美學的産物。既要體現城市獨有的文化特色,而且要得到公眾認可,更重要的是在細節論證、財政預算和意見徵求上面,要體現出集思廣益。另一類,就是開發商主導,比如“東方之門”,屬於私人投資主導範圍,看起來與公眾生活沒有關係。
  但是,建築商不差錢想建就能建,看起來是理所當然,實際上卻很難説得通。如果在專業審美上僥倖過關,但卻與群眾審美大相徑庭,那麼城市有什麼理由再來四座呢?當建築商列舉種種利好,言稱“秋褲樓”融入城市元素、造就世界第一時,本身就是獨掌了建築審美的話語權。開發商建樓也許管不着,但建成什麼樣,須符合這個城市的特色和整體風格。“東方大樓”也是經過招標、論證,這意味着它一定程度上也要符合公眾的審美要求。
  人們不可能事無巨細都要過問,但這並不意味着城市建設完全可以棄群眾審美於不顧。“秋褲”樓並未建成,符不符合群眾美學暫不能定論,但如此情形下大呼要“再來四座”,無疑令人愕然——在這種定義下,城市建築仿佛“只是錢的事”,開發商只要不差錢,拍拍錢袋就能上馬。
  一旦上升到城市地標景觀的高度,公共建築並不是只要不差錢,就可以想怎麼建就怎麼建的,地方也不能只盯着一點投資收入,而忽略了大眾的審美訴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十二五公共建築節能擬下降10% 2011-05-12
兩部委力推公共建築節能 2011-05-12
河北省對公共建築能耗將實現動態監測 2008-07-28
廣西公共建築節能新規範規劃節能50% 2007-11-19
我國將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進行考核 2007-10-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