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為何覺得中國人“不差錢”
2012-11-05   作者:單士兵(重慶 職員)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在一些洋品牌眼中,中國的消費者是容易蒙蔽的對象。這些洋品牌實施雙重標準,在中國價格要比在國外高出許多。這些商家給中國消費者貼上的標籤,就是“不差錢”,由此催生了高定價。當然,還不只是星巴克,這種事,衣食住行,樣樣都有這現象。
  難道中國消費者真的“不差錢”嗎?稍有點腦子的人都明白,別看中國經濟在世界上也能扛回個“老二”的招牌,但是,中國有錢與中國人有錢,那還離着十萬八千里的距離。洋品牌用“不差錢”來評定中國消費者,其實是為了方便使出“雙重標準”的手段,從中國消費者口袋裏掏更多的錢罷了。
  要對洋品牌下狠手,可不只是工商部門一家。洋品牌在稅務、環保、法律等方面,惹出的事太多了。對此,需要改變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不要再對洋品牌實行“超國民待遇”了,相關部門必須再加大對洋品牌監管了,法律制度也必須真正實現與國際社會接軌了。
  回過頭來看,中國消費者被洋品牌捆綁,既受困於國貨不爭氣,又受囿於市場環境不健康,還受苦於相關執法不嚴格。為什麼會留下那麼多的缺口?那就是寄生於這個口子中的既得利益者,並不止於洋品牌,還有那些掌握話語權的權力與資本,他們沒有真正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場。
  所以,洋品牌覺得中國消費者“不差錢”,是對中國消費者沒有自己話語權的嘲諷。實現公共話語權的路徑,別無他途,就是讓每個人都能生活在民主與法治的框架下。離開這個根本,在任何領域,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冤大頭”,而且還會被搞得很沒脾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洋品牌:憑什麼中國賣得貴? 2012-10-29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洋品牌:憑什麼中國賣得貴? 2012-10-29
管住洋品牌要靠質管體系和行業標準進步 2012-10-28
雀巢等多個洋品牌奶粉上調價格 2012-07-11
明治奶粉再提價最高超20% 洋品牌內外價差超1倍 2012-05-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