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11月2日),一場“搶寶”游戲在A股上演,首日上市的浙江世寶不僅刷新了10年來新股首日漲幅新高,還製造了股市的一個新詞——“秒停”。這只發行價僅2.58元的新股,竟跳高以近16元的價格開盤,並在短短4秒後就因換手率達50%而停牌,復牌幾秒鐘後又停牌,全天交易還不到15分鐘。浙江世寶登峰造極的投機之風,如同“桑迪”颶風,除了讓市場望洋興嘆外,還刮倒了A股價值投資理念的大廈。
浙江世寶幾年前在香港發行過H股,曾因上市後不久業績變臉而飽受詬病,股票也一度淪為“仙股”。在登陸A股前,浙江世寶發布了年度業績預降公告。這樣一隻績差股緣何被狂炒?核心原因有兩個:瘦身發行和新股首日不設漲跌停板限制。
浙江世寶“瘦身”後,網上申購中簽率僅為0.135%,超額認購倍數達742倍,這一中簽率創出A股歷史之最。如此低的中簽率本身就為上市後爆炒埋下了伏筆,再加上其超小的袖珍盤,讓其成為投機客眼中的豪賭籌碼。浙江世寶H股上周五股價僅為2.74港元,折合人民幣2.21元,而其A股上市首日18.75元的收盤價相當於H股股價的8.48倍,炒作者對其中的風險已經到了熟視無睹、麻木不仁的地步。
由於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停限制,所以炒作者抱着一夜致富的僥倖心理去火中取栗,這是浙江世寶被惡炒的另一重要原因。針對新股炒作之風,交易所加大了交易監管力度,強化了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過程的監管措施,可為什麼在如此嚴防之下,新股惡炒仍愈演愈烈?一定是交易規則出現了漏洞。新股首日不設漲幅限制的初衷是好的,但這很容易被投機炒家鑽空子,炒家利用籌碼和資金優勢,聯手肆無忌憚地拉抬股價。雖然現在有“股票上市首日盤中成交價高於開盤價20%即行停牌”的暫時停牌制度,但抑制不住炒家在開盤價上做手腳,比如浙江世寶華就跳高近16元開盤,隨後任你怎樣暫時停牌,都改變不了股價暴漲626.7%的結果。只有堵住制度漏洞,才能從根本上剎住新股投機惡炒的歪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