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變被動為主動
2012-11-01   作者: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張茉楠

   10月30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總額3950億元7天及28天期逆回購操作,逆回購規模紀錄再次被刷新,堪比一次降準。在全球流動性再次氾濫之際,中國正面臨着貨幣政策由“被動”轉向“主動”的時間窗口。
  三季度以來,面對持續惡化的主權債務局勢和世界經濟普遍出現的增長減緩、停滯甚至衰退,各國又重回“保增長”政策軌道。在摩根士丹利跟蹤研究覆蓋的33家央行中,已有16家央行採取了寬鬆措施。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央行更是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裏相繼按下流動性閘門,展開前所未有的量化寬鬆競賽,除了低利率和零利率,歐洲央行無限期購債計劃、美聯儲“上不封頂”的QE3、日本央行無節制量化寬鬆(目前已經推出QE9),均已大大突破貨幣寬鬆的政策底線。水漫金山,全球流動性再次氾濫,新興經濟體持續近一年的短期資本流出再次轉變為新一輪短期資本流入。
  全球貨幣寬鬆環境也正在影響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由於宏觀經濟環境並不支持貨幣政策動用降低利率等總量型工具,央行大規模實施貨幣寬鬆的空間並不大。因此,央行並沒有使用降準和降息等更為激進的方法,而選擇在公開市場上通過逆回購等方式更短暫和更靈活地來“回吐貨幣”。此外,在利率市場化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逆回購利率正在成為一個央行用以引導市場利率走向的政策目標利率,因為越來越頻繁的逆回購操作使得正、逆回購操作之間的利差不斷縮窄,並能夠引導短期市場利率的形成及貨幣市場的利率走向。
  全球量化寬鬆競賽的大幕已經拉開,發達國家正在借助債務貨幣化轉嫁危機。儘管中國貨幣和金融調控面臨多重難題,但這也正是中國貨幣政策“見招拆招”,由“被動”轉向“主動”的窗口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日本貨幣政策再放寬 2012-10-31
QE3增加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難度 2012-10-29
貨幣政策應“以靜制動” 公開市場操作大有可為 2012-10-29
英國寬鬆貨幣政策已不合時宜 2012-10-29
財政貨幣政策要兼顧保穩定和調結構 2012-10-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