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印花稅調控樓市具有借鑒意義
2012-10-30   作者:張敬偉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剛剛過去的周六(10月27日),香港政府宣布開始實施提高炒樓的額外印花稅政策:買樓半年內轉手須徵收成交價20%的額外印花稅,非香港永久居民及公司買家須再徵收15%的額外印花稅,這意味着今後非港籍人士或公司買家在港買房後半年內再轉手,最多要交35%的印花稅。對此,多位香港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很突然,並認為會引發香港房價下跌,促使熱錢流入股市而催漲股價。(10月29日《北京晨報》)
  香港樓市提高印花稅政策,被業內人士稱為“非常辣招”。可是香港政府也是被逼無奈,據悉,今年前3季度香港房價上漲近20%,在美國推出QE3的五個星期內,房價更是節節攀升。業內人士預估,這一招將使香港樓價下降10%~15%,樓市調控效果算是立竿見影了。
  在此情勢下,沒有香港戶籍的外地人,譬如內地人士,對港府推出的額外印花稅政策異常敏感。很多人是趕在26日午夜12點前赴香港簽好購房合同,因為到了27日就會按照新的額外印花稅政策執行。
  香港樓市,向來敏感,高低峰谷變化,可謂映照全球經濟的晴雨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香港經濟危機,樓市一落千丈,諸多資本大亨和明星因為炒樓而破産。華爾街金融危機後,香港樓市一度疲軟,在中國經濟強力抬升之下,近年來香港樓市開始回暖。尤其是20%左右的外來購房者(其中多數是內地人士),他們看中的是香港2%~2.5%的貸款利率(這相當於中國“新國十條”後首套房貸款利率的50%左右)。
  除了中國購房者,其他外籍人士投資香港房地産,除了看中香港房市的低貸款利率,主要是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在中國經濟的托底和香港自由市場的刺激下,國際熱錢在香港房市總是能夠找到資本增值的機會。
  有業內人士分析,港府&&的印花稅“非常辣招”,將會使那些屬意香港樓市的熱錢流向香港股市。總之,國際熱錢也好,外來炒家也罷,在香港總能找到資本游戲的途徑,實現創富增值的目的。這不僅體現了香港市場的高度市場化,也彰顯香港政府善用政策手段去調節市場平衡。更確切講,香港政府的“政策”設計是緊緊圍繞市場而展開的,而不是單純的行政命令,因而香港房市和資本市場,運行順暢靈活,看似波動極大,但是在動蕩調整中能夠實現房市和資本兩大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而這,恰恰可以給予內地市場很多啟示。尤其樓市,2010年的“國十條”(《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執行初期,市場普遍預測中國房市會穩下來房價會降下來,可是直到今天,除了畸高的一線城市、天價樓市有所降低外,中國房市演變成僵持狀態。雖然從去年至今,不時有房市迎來拐點之説,但事實上房市並未出現本質變化。尤其是在中國經濟下行趨勢下,穩增長又刺激了地方和房地産商的僥倖心理,很多地方一再觸及調控底線,一些地王又蠢蠢欲動。
  為何看上去措辭嚴厲而且內容豐富的“新國十條”會遇到挑戰?很可能與“新國十條”行政剛性有餘市場剛性不足有關。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各地對經濟增長更為敏感,而長期以來依賴樓市的政績衝動,在執行層面就很容易令“新國十條”的行政剛性嚴重打折。
  在這一點上,香港政府的“政策”設計是緊緊圍繞市場而展開的,而不是單純的行政命令,更顯靈活有效,值得借鑒。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香港為何提高樓市印花稅 2012-10-30
任壽根:香港為何提高樓市印花稅 2012-10-30
香港嚴控外地人炒樓 印花稅35% 2012-10-29
8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19.7% 2012-09-12
7月全國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23億元 同比下降51.7% 2012-08-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