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走出困境的着力點在於扶持民營經濟
2012-10-26   作者:趙曉 史貴存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2012年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4%,這是自2009年二季度起14個季度以來最低的經濟增長數據。進入四季度,隨着CPI的走低,多項經濟數據也在逐漸回暖。雖然經濟築底跡象顯現,但考慮到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積累,從中長期和微觀層面來看,經濟能否實現“穩增長”和“軟着陸”,仍取決於製造業能否走出危機。
  雖然10月滙豐PMI有所回升,但已連續12個月位於榮枯分界線下方,其8月份47.6的終值更是創出41個月的新低,新出口訂單、就業指數創新低,企業庫存攀升至2004年4月有PMI數據以來的歷史高點。此外,中國工業增速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繼續低於市場預期,而且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已處在歷史低位。不得不承認,我們正面臨着空前的製造業危機。
  其中原因有三:首先,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企業稅負過高、融資難等因素導致製造業深陷困境;其次,中國資源和環境瓶頸收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也對製造業的發展造成了影響;最後,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不強、實體經濟資本流失嚴重。
  中國製造業與民營經濟的關係十分緊密,很多製造業的問題其實也是民營經濟的問題。中、小、微企業作為民營經濟的主體,大都為二産企業,它們經營狀況的好壞也直接影響着整個製造業。目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空前困境。雖然製造業危機在鋼鐵、造船、光伏、工程機械等高端行業表現得十分明顯,但令人擔憂的是,中小民營企業近年來所面臨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全國民營企業減産、停産現象增多,一些出口型企業再現裁員、倒閉風波。這一現象也正在向大中型企業傳導。
  當前,發展民營經濟,急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減輕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稅費負擔。需要在與民企相關的稅收項目、稅率和實施細則上盡快做出調整。例如,可適當提高小微企業的認定範圍;對涉及小微企業的行政性收費條目,可以取消或減半收取;提高一定比例的折舊率,以減低納稅基數,並考慮在流轉稅方面進行適度減免;對初創型民企免稅,給予其足夠長的培育期等。
  第二,改善民企融資環境,解決“融不到、用不起”的兩難問題。我國銀行貸款主要投放給大中型企業,民營小企業僅佔20%。另外,民營企業在貸款時基本無法享受基準利率,要支付更多的浮動利息,這就加大了民企的融資成本。
  第三,鼓勵民間投資進入壟斷性領域。要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參股、控股、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領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期貨氣象]關注下周製造業和就業數據 2012-10-26
中國製造業的空心化趨勢 2012-10-25
清華大學教授:未來二三十年中國仍會是製造業中心 2012-10-25
中國製造業指標顯現好轉跡象 2012-10-24
美專家認為美能源革命為製造業復蘇奠定了基礎 2012-10-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