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需補海外維權課
2012-10-19   作者:吳學安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老乾媽”作為中國著名品牌,其商標不僅在國內屢被盜用,隨着國際市場的開拓,在海外遭受商標侵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鑫回憶説,“2010年,我們在美國市場發現有泰國同類産品侵犯本公司商標權的現象。當時給侵權企業發過律師函,對方在當地停銷了一段時間,更換了産品商標,但之後又轉戰紐約、芝加哥等地繼續銷售。”
  雖然中國的對外貿易近年來發展快速,但是受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現階段的發展仍然是加工為主,創新不足。尤其是中國企業的專利、商標在國外申請註冊情況令人擔憂。一方面,中國企業缺乏境外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境外申請專利和註冊商標數量較低。目前,中國企業申請國際專利件數不足25%。同時,知名企業的著名品牌在境外註冊商標比率相當低。如中國50個最著名的品牌商標在調查的5個國家(地區)中,未註冊的比率高達53%。另一方面,由於中國企業知識産權保護意識不強,導致中國企業著名商標被外國企業搶注事件頻頻發生。就連“同仁堂”、“王致和”這樣的老字號馳名商標也備受海外侵權之痛。
  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具備了“走出去”的條件,到海外投資的意願日趨強烈。然而,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搏殺中,屢屢遭遇“專利門”、“商標門”狙擊。資料顯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有大約63%的企業會因為遭遇到知識産權糾紛而被迫應訴,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輸了官司,造成慘重經濟損失。與“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步伐相比,中國知識産權海外維權的腳步明顯滯後。因此,如何運用各國知識産權的法律制度,做好知識産權風險防範,把知識産權侵權風險降到最低,已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必修課。
  應該看到,世界已經步入了知識産權經濟的時代。目前,世界各國都把保護自主知識産權作為強國戰略。保護知識産權不僅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需要,履行國際承諾的需要,更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從政府層面看,應當積極研究知識産權海外保護的整體戰略,為企業自主創新和保護知識産權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要研究建立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産權拓展激勵機制,鼓勵和指導國內企業在海外積極申請專利、註冊商標。同時,建立企業海外知識産權保護機制,特別是重視國內中小企業在海外知識産權的合法保護。
  從企業角度講,應當從深化企業機制改革入手,提高知識産權意識和運作能力,制定相應的知識産權戰略,依法維護自己應有的權利。如對於搶注中國商標的多發國家和地區,要向有關方面發出警報,並將搶注商標者列入黑名單,將其公之於眾,防止其進行更多的商業欺詐。同時組織力量,依靠相關法律開展維權鬥爭,為企業在海外營造良好的知識産權發展環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人保財險捲入商標侵權糾紛 涉案金額或超千億 2012-06-18
唯冠在美訴iPad商標侵權被駁 2012-05-09
家紡商標侵權第一案 富安娜狀告羅萊勝訴 2012-03-07
[關注]網民熱議iPad商標侵權案:或將付出沉重代價 2012-02-17
商標侵權案蘋果一審敗訴 中國各地iPad被下架 2012-02-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