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考試或難救贖食品安全
2012-10-17   作者:龍敏飛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近日,眾多知名食品企業法人代表走入考場,參加杭州官方組織的名為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考試。據報道,杭州要求當地所有食品企業法人代表和負責人都要參加考試,若兩次不通過企業將必須停産停工。(10月16日《京華時報》)
  之所以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離不開兩大誘因,一是道德匱乏。某些企業家、生産者身上沒有流淌着道德血液;二是監管虛設。當監管形同虛設時,即便有“十八道門檻”,也管不住“不安全食品”事故的頻發。
  由此,強化食品安全,理應是“必修課”。而如今杭州,面對食品企業法人代表和負責人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考試,也應該算一種努力。既然是一種努力,首先值得鼓勵,但對其是否奏效的拷問,也應提上議程,不能只顧初衷正義而忽略過程正義。好事未必能好辦,也未必能出個好結果。這般氛圍下,呵護與監督“良善初衷”,讓其最終得以從夢想照進現實,顯然更重要。
  必須承認,杭州對食品安全的努力值得學習,但考企業法人代表和負責人的法律法規知識,似乎是南轅北轍了。如你所知,法律知識過關了,不等於企業就會“立地成佛”,從此以後再也不生産“不安全食品”了。畢竟,生産不生産不安全食品,與法律法規的知道與否沒有必然&&,卻與道德水平和監管水平有直接瓜葛。如此,與其“開考”,還不如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
  任何的公共決策,其底線正義無疑應該是“雪中送炭”,即社會最缺少什麼相關部門就送什麼。對食品安全問題而言,公眾最缺的就是強有力的監管。因此,相關部門努力的方向,也應致力於此。對企業負責人和法人代表的法律法規考試,不過是錦上添花之舉,他們知道法律固然好,他們不知道那麼多法律,只要“按着良心生産”,其同樣可以生産出讓人放心的食品。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本來有病的是道德、是監管,可為何着力考測知識呢?這顯然有“主次不分”之嫌。當對食品安全的努力,沒有用在點子上,沒有將勁用在支點上,那其對改善食品安全現狀的“正向價值”,也會被消減不少。
  如此説,並非認為食品安全考試一無是處,而是凡事有個主次之分、先後之別,對食品安全問題而言,當前最需要的不是各式各樣的花架子,而是實實在在的努力,真誠實意的行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用考試機制倒逼食品企業學法守法 2012-10-16
雙節推食品價格上漲 年內物價不會大幅波動 2012-10-15
食品價格漲幅繼續回落 CPI重回“1時代” 2012-10-15
統計局:9月份CPI同比上漲1.9% 2012-10-15
我國將提高綠色食品准入“門檻” 2012-09-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