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趨穩已見分曉
2012-10-17   作者:魯寧(上海 學者)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魯寧

  本週一(10月15日)開始,9月份及三季度宏觀經濟運行數據陸續出爐。截至本週二,已公布的數據包括CPI和外貿。基於已出爐的數據所反映的事實,以及央行副行長易綱在日本東京IMF年會上主旨演講所傳遞的“中國立場”,人們當可審慎地得出已連續下滑六個季度的中國經濟開始趨“穩”的結論。有意思的是,在東京年會上,IMF和世界銀行等國際主要貨幣機構,包括西方主流財經傳媒,對中國經濟的樂觀度要高於中國國內的“財經輿論”。
  9月份CPI重回“1”區間,其1.9%的同比增幅,以及1-9月2.8%的溫和漲幅,明顯低於全年4%的宏調目標。由於食品價格在CPI中所佔權重高達三分之一以上,又因其是對民生最為敏感的部分,當CPI重回“1”區間,食品價格的相對穩定無疑起到了壓艙石作用。今年,全球糧食主産國美國、俄羅斯等因持續乾旱導致糧食減産,國際糧價再度躥升一度令國內輿論擔心中國食品價格出現輸入型上躥。幸好,國內糧食生産實現“九連增”已無懸念,糧價作為“百價之基”的大體穩定,為國內物價調控奠定了基礎性作用。
  物價是民眾感知經濟好壞和調控成效最直接的衡量指標,因統計方法誤差和統計瑕疵的客觀存在,雖説1.9%的漲幅難以精準地反映市場物價的實際漲幅,但其大體的可參考性和可比對性,無疑為中國版“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四季度的有效實施提供了穩紮穩打的操作空間。
  內需和外貿是拉動經濟的兩駕主力馬車。內需的相對失速與持續的樓市調控有關,短期內乃至於中期內,樓市調控均不可能再行前功盡棄,否則結構調整將再次成為空炮。有鋻於此,在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重新調頭上行之後,中國經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外貿再次成為“穩增長”的關鍵所在。所幸,9月份外貿出奇地爭氣,出口同比9.9%的增幅再次刷新月度出口額之歷史新高。這一“意外驚喜”固然有換季因素和西方國家為聖誕節備貨等因素,但中國製造在非歐美市場逐月呈現的放量增長,顯然是主要因素。這説明今年6月份以來,中央持續推出的系列穩外貿舉措已開始釋放“藥效”。
  截至昨日,GDP、投資增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衡量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其他關鍵數據雖尚待公布,但從此前已加速推進的高鐵、高速公路、城市軌交、城市給排水、超高壓電網等民生工程項目批量落地的態勢分析,月度投資增幅和月度工業增加值增幅等指標,9月份的數據當能呈加速反彈新局。這就意味着,9月份GDP增幅應該能夠終止下滑態勢,就算繼續微幅下滑,到10月份應該能夠形成底部,然後重新步入調頭上行區間。
  儘管經濟數據有所好轉,但社會各界尤其是中小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前景評估依然“五味雜陳”。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一頭關聯着中國製造的基本面,另一頭係着億萬家庭的生計和飯碗,它們的擔心、不安乃至憂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眼下要進一步形成中國經濟觸底回升的“底部”,在很大程度上還不是寬鬆的貨幣政策,而是溫總理在這四年間反復強調的“信心”——要對中國經濟抱定信心!
  筆者以為,若判斷四季度經濟走勢,中小企業主不妨讀一讀易綱先生在東京IMF年會的主旨演講。易綱在闡述中國貨幣政策時專門強調,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央行的四大政策目標依次是:控制通脹(排序第一)、支持增長、促進就業、維持經濟內外平衡。至於“穩增長”,本輪經濟刺激規模將以適度為要。易綱的言簡意賅傳遞出兩大訊息:中央政府對中國經濟基本面有足夠信心;2009年救急式的4萬億刺激政策已不可能也沒必要重演。
  筆者不是中國經濟的“樂觀派”和“悲觀派”,只是中國經濟的“惟實派”,主張評價中國經濟的成績與困難,陽光面與陰暗面,均應持有實事求是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基於此“兩論”及中國經濟正在重新呈現和新呈現的諸多積極因素,筆者預測,最遲到11月份,中國經濟應當出現一波力度適中的觸底反彈,重新步入8%-8.5%增幅的增長區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即將在9日公布 2012-09-08
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2012年秋季預測發布 2012-09-02
宏觀經濟見底或許還在兩個月後 2012-08-24
樓市與宏觀經濟背離趨勢無法延續 2012-08-15
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與重點 2012-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