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下行仍須警惕通脹風險
2012-10-16   作者:易憲容(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易憲容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2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9%。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1%。
  儘管當前的CPI處於低位,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仍然不可忽視。這正如央行副行長易綱所指出的,央行必須不斷地對各級政府警示通脹風險,“控制通脹是我們頭號工作”。這不僅在於中國經濟仍然隨時都有可能踏上快速增長路,而且在於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壓力的條件仍然存在。
  一是在全球都在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條件下,流動性氾濫不可能避免。儘管當前大量的流動性基本上都進入各種資産,在推高不同資産價格,但是無論是資産價格傳導還是流動性溢出都是推高CPI的重要因素。
  二是國際石油的價格基本上處於高位。中國作為國際石油最大消費國之一,石油又作為不少行業和産業,及國內大眾消費的初級産品,它的價格高位將從許多方面影響國內物價水平。比如,油價上漲必然會導致運輸成本上升,而這種上升的運輸成本會直接攤分到下游商品的價格上去。可以説,在國際油價如此高位的情況下,它將對中國通貨膨脹産生較大的壓力。
  三是作為以食品為主導的中國CPI體系,對自然條件的變化十分敏感,因此,在10月份國內大部分地區逐漸進入冬季之後,鮮菜鮮果的價格全面上漲可能是一種趨勢。更為重要的是豬肉的價格經過一年多的沉寂之後,有可能重新處於上升態勢中。如果豬肉的價格些微上漲,它將很大程度上影響CPI上行。再加上國內企業“去庫存化”基本處於尾聲,PPI變化趨勢將改變。這些都會增加CPI上行的壓力。
  所以,面對9月份的CPI與PPI,央行貨幣政策仍然要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重心。既不要隨着國際上各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隨風起舞,也不要因為國內經濟數據一點動向就大動干戈,而是靜觀其變,掌握好通貨膨脹變化之時機,以運籌帷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CPI“破2” 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打開 2012-10-16
9月CPI同比漲1.9% 重回1時代 2012-10-15
多家國際投行解讀中國9月CPI數據 2012-10-15
滬指跌0.3%失守2100 CPI符預期績差股大跌 2012-10-15
9月CPI同比漲1.9% 重回1時代 2012-10-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