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飢餓總比高談闊論好
2012-10-16   作者:陳堯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局將在當天首次向全國糧食幹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産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日前,成都市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舒剛&&,他將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以此呼籲市民關注糧食安全。同時,省糧食局也已向全省糧食系統的幹部職工發出相關倡議(10月15日《成都商報》)。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遺憾的是,隨着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家庭結構的不斷變化、物質財富的日益豐富,加之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部分民眾尤其是少數公職人員逐漸忘卻甚至拋棄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變得貪圖享受、追求奢華、講究排場、鋪張浪費。一項有2707人參與的調查顯示,94.3%的人感覺身邊的浪費現象普遍,92.6%的人認為“公款吃喝”方面的浪費最嚴重。
  從這個層面上看,儘管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但糧食局局長帶頭體驗24小時飢餓,未嘗不是切中時弊之舉,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具體而言,此舉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合乎民意和實際,能夠激發糧食系統幹部職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醒世人憶苦思甜——“豐年不忘災年,增産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客觀上能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其實,引導和促進民眾養成文明消費糧食的習慣,讓他們懂得珍惜幸福生活、反對鋪張浪費、抵制非理性消費行為、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損耗,不僅是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應有之義,而且是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之一。一方面,“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關係到國計民生,與社會和諧、政治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不論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另一方面,由於受到氣候危機、自然災害、病蟲害等方面的影響,加之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對糧食生産産生的“擠出效應”,使得我國的糧食安全依然脆弱,容不下肆意鋪張浪費糧食的行為。
  不論是國家糧食局向全國糧食幹部職工發起倡議,還是成都市糧食局局長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恐怕都無法從根本上守護糧食安全。如果這樣的倡議和體驗能夠得到更多人乃至整個社會的積極響應,並經由時間磨礪後慢慢轉化為道德自覺和行為自覺,那麼我國的糧食安全必然會隨之變得更加可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然會變得更加可期,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一言以蔽之,在守護糧食安全一事上,主動預警或者未雨綢繆總比盲目樂觀好,體驗飢餓總比鋪張浪費好,身體力行總比高談闊論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世界糧食危機促進中國和東盟強化合作 2012-09-26
産糧區農戶“零存糧” 糧食安全隱憂初現 2012-09-21
歐委會對糧食産量預期持樂觀態度 2012-09-07
聯合國敦促各國避免糧食危機 2012-09-07
糧食、交通成APEC峰會關注議題 2012-09-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