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對“退房令”上演拖字訣
2012-10-15   作者:韓哲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據媒體報道,9月底,中石油旗下子公司擊敗萬科、保利等房企,搶得昌平一幅住宅用地。而此前中石化也在朝陽區安慧北裏獲得一幅商務金融用地。“兩桶油”在樓市調控的敏感時間拿地,引發了業界熱議。
  2010年3月,國資委宣布除16家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外,78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産業務。而據統計,具有國資委核準下發的“房地産開發和經營”主業資質的、由國資委主管的央企到目前為止為21家(2010年後又增加了5家),這裡面並沒有“兩桶油”。
  這一在當時頗為轟動的央企退房令,從大約兩年半後的今天來看,不出所料,央企“退房”進展緩慢,甚至還上演“逆襲”,又回來拿地了。在很多情況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的那個“對策”,就是拖字訣。任何事情,時間一長就會有變數,謀時而動,央企們心裏都有數。
  不能怪央企們在拖,沒有對拖字訣的包容,央企們也不會拖得這麼有底氣。即使是在退房令裏也沒有把話封死,對於央企給自己員工建房等就沒有一個明確的説法。這是一個小門,而有了這個小門,拿地的話也就師出有名了。當然,這個小門不能在頂風的情況下使用,若干個月或者若干年過去,公眾和言論的視線早已模糊,大抵就可以暗度陳倉了。即使被哪個眼尖的媒體發現了,也是振振有詞,手裏有根據嘛。可以想見,“兩桶油”能夠拿地,必然早早就準備好了説辭,或是與主營業務有關,或是着眼於員工福利,反正地已經拿了,規劃和開工也需要時間,到時候誰還能記得這件事。
  正因為如此,對於退房令,輿論從一開始就不怎麼看好,因為光有軍令狀,沒有時間表,一年兩年也是退,十年二十年也是退,退着退着説不定政策風向一變,又變成不反對進入房地産市場了。有的媒體也已指出,此前很多央企轉讓自己旗下的房地産項目,要麼是燙手山芋,要麼是不怎麼賺錢。而那些非常有“錢景”的項目,大多還捂在自己的手裏,現在説不定已經開始偷笑了。
  博弈都是長期的反復的過程,一次政策的令不行、禁不止,就會換來下一次、再下一次乃至反復的令不行、禁不止,預期一旦形成,再扳回來的成本就相當高了。企業已經習慣在模糊中走可與不可的鋼絲繩,對自己有利,就迅速響應,果敢行動;對自身不利,就用緩兵之計。而本就財大氣粗、擁有政策傾斜優勢的央企們,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就可以用盡規則的好處,有利的擴大,不利的抵觸,這自然對於整個經濟發展是個消極因素,因為他們難以競爭,不僅其他企業難以制約,就連規則政策也難以制約。因此,我們期待監管層對於央企們,能夠多一些嚴厲,少一些溺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企增持累加效應或助力A股維穩 2012-10-15
央企掀起新一輪增持潮 2012-10-11
中煤和長電出手 央企掀起新一輪增持潮 2012-10-11
國資委:央企將大力解決知識産權核心技術少等問題 2012-09-27
超7成央企涉足金融 關聯交易監管成難題 2012-09-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