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個免高速通行費的長假,令國人見識到高速公路上度假的滾滾車流;史上最長的黃金周,長城內外江河上下更是遍佈滾滾人流。超乎尋常迸發出的旅游熱情,帶來的則是滾滾黃金。據國家旅游局、國家統計局匯總的數據顯示,今年中秋節國慶節8天假日期間,全國共實現旅游收入2105億元,比2011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4.4%(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6.3%)。種種數據表明,老百姓有錢了,有閒了,自然旅游度假熱情高漲,讓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面對這種趨勢,精明的地産商們則早就開始布局旅游市場。
且不説早就華麗轉身走向旅游度假市場的華僑城集團、中坤集團、今典集團,如今十大房企中,有幾個未曾發布自己的旅游地産戰略?2011年年底,萬科在三亞推出首個度假産品——三亞森林度假公園,併發布“億基金億元度假計劃”,正式開啟其旅游度假地産之路。恒大則早已在武漢、重慶、南京、昆明、清遠、烏魯木齊等全國多個城市布局旅游地産項目達20余處,截至2011年年底,恒大的産品結構中,旅游度假産品佔比已達到15%。今年8月,世茂集團發布旅游地産戰略,計劃在大連、煙&、武漢、上海、福州、海南等地斥資千億,開闢世茂旅居模式。
據中房信統計,目前全國共有旅游地産項目2226個,共覆蓋85個城市和地區,主要集中分佈於海南島、兩廣沿海、長三角、環渤海、西南地區、福建東南沿海六大旅游地産板塊區域。2011年全國銷售額排名前20強的房地産公司中有一半的開發商進入旅游地産,目前在上述領域規劃投資總額保有量達到10991億元,其中海南島投資規模最大為4493億元,旅游地産項目達到915個,西南地區和兩廣地區分別為1740億元和1399億元,而環渤海地區投資額為640億元,其他地區為2100億元。
如此布局,如此投入,不可謂不大。但是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包括恒大、世茂、雅居樂、金融街、萬科、碧桂園、富力、龍湖等8家旗下代表性旅游地産項目銷售數據發現,上述項目總規劃投資額約為1470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總計約為96.03億元,僅佔預計投資規模的6.5%左右。
自然,這投入並非一次性投入,往往分了多年逐步投入,但96:1470,對越來越注重周轉率的房企而言,這樣的速度也太慢了點。
住宅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這已成為共識,越來越多的房企都在尋求轉型,轉向商業地産、旅游度假地産,以尋求新的增長,但與屬於民生範疇不得不買的住宅不同,作為有閒有錢的産品的旅游地産,是否能讓這些房企真正收穫預計的果實?旅游度假地産究竟是金光大道還是羊腸小道,恐怕還得等待無數企業用汗水與血淚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