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逆回購或預示中國式量寬開啟
2012-09-28   作者:余豐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余豐慧

  25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了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總計2900億元,創下了央行有史以來最大逆回購規模。之後,27日上午,央行再次進行了500億元14天期和1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
  至此,鋻於本週逆回購到期規模為1070億元,減去20億元央票到期以及共計4700億元的逆回購投放,公開市場實現資金凈投放3650億元。
  從目前的情況看,一是受中秋、國慶雙節來臨,市場資金面呈現趨緊之勢,二是受本週逆回購到期數量較大的影響,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利率跳空高開,資金價格走高,反映出資金呈現偏緊狀態。
  央行在這個時候天量逆回購,除了對衝了本週逆回購到期資金外,也為防止雙節來臨,資金供應出現緊張的情況發生。
  然而,筆者認為,央行更有可能是,出於應對國際貨幣政策工具走向的考慮。近期,全球其他經濟體如歐盟、美國、日本等,已先後&&了貨幣寬鬆的相關政策,全球經濟體新一輪“放水”行動正在展開。
  無論是美國的QE3,還是歐洲的OMT以及日本的QE8,都在置中國貨幣政策工具於兩難選擇之境地。全球市場放鬆貨幣,特別是美國“放水”美元,本來受衝擊最大的就是中國。
  中國如果跟隨其放鬆貨幣,那麼,只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貨幣洪水,最終推高通脹和資産價格。如果不跟隨其“放水”貨幣,那麼,必將導致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出口遭受更大打擊,對正在放緩的經濟增長,無異於雪上加霜。
  在中國通脹抬頭的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手段貿然啟動,都不是最佳選擇。那麼,如何應對外圍市場大肆“放水”貨幣,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呢?中國貨幣政策工具該如何選擇?中國在降準、降息都受制約情況下,有沒有更為合適的應對之策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這就是央行採取的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規模的逆回購。
  逆回購與降準、降息相比,其特點是,短、平、快,即:期限短、平穩、操作快捷方便,收放自如、靈活,市場見效快、反應快。中國央行的逆回購與歐、美、日的量化寬鬆,從本質上説是一樣的,即通過在市場購買有價證券,釋放流動性的行為。
  只要操作好,從市場流動性來説,逆回購的威力並不亞於降準、降息,比如:25日當天,逆回購釋放2900億元流動性,就相當於降準0.5個百分點。同時,由於其短、平、快的特點,對市場衝擊又不那麼大,央行又很容易操作把控。唯一一點不利因素是,央行操作頻繁,工作量大而已。央行有史以來最大逆回購,或預示了中國式量化寬鬆正式啟動。
  央行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逆回購規模,説明降準、降息操作更加漸行漸遠了。一方面,緩解了市場短暫性資金面緊張狀況。在央行逆回購操作之後,資金融出已明顯增多,資金利率已開始回落;另一方面,對低迷的股市應該是一個利好。25日,在證監會重啟IPO大利空影響下,滬指僅下跌0.19%,堅守住了2000點整數關口,27日則大漲了52.15點,收於2056.32點,這與央行及時出手天量逆回購不無關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行實施1800億逆回購 2012-09-28
央行開展1800億逆回購 凈投放資金創歷史單周最高 2012-09-27
央行逆回購如期大幅放量 季末資金節點平穩度過 2012-09-27
央行今日開展1800億元逆回購 2012-09-27
天量逆回購操作堪比降準 2012-09-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