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能泡沫制約了中國製造業
2012-09-28   作者:張銳(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經濟學教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過去10年中國國內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率年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增速令全球各國望塵莫及。大規模真金白銀的確驅動了國內經濟的一路迅跑,同時也沉澱下來了可觀的生産能力。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過低的産能利用率,我國長期積壓而成的生産能力並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釋放,産能過剩由此構成了我國製造業的一大硬傷。
  按照全球製造業認同的一般標準,當企業産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時,就表明設備閒置過多,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産能過剩。目前我國製造業的平均産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不僅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當前工業利用率78.9%的水平,也低於全球製造業71.6%的平均水平。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的24個行業中,有22個行業存在嚴重的産能過剩,而鋼鐵業是製造業産能過剩“大戶”。
  據國家發改委預測,今年我國鋼産量將達到7億噸,而當下國內外市場對中國鋼鐵的需求最多只有5億噸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鋼價已跌破了很多鋼鐵生産企業的完全成本,但鋼鐵企業依然還在開足馬力,乃至目前國內鋼鐵企業的産量都維持在月均6000萬噸以上的歷史最高位,鋼鐵業的未來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汽車行業的産能過剩壓力絲毫也不輕鬆。根據國際知名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發布的《2012年中國汽車行業展望》研究報告,中國汽車行業的平均産能利用率已從2010年的85%下降到今年的大約70%,低於國際汽車界認可的75%的盈虧平衡點。國內汽車産量已突破2000萬輛,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行業預測報告,到2015年中國汽車業産能將達到4000多萬輛,與此相對應,即使未來五年國內市場需求按10%的增速計算,到2015年也才有2908萬輛的市場需求規模。
  作為國內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産業,家電業的産能並沒有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優勝劣汰,反而粗放型擴張愈演愈烈。目前我國彩電産品佔全球産能的80%,空調器佔全世界産能的70%,冰箱佔全世界産能的50%,洗衣機佔全世界産能的40%,絕大多數小家電産品80%以上的産能也在中國。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由於受到“家電下鄉”等政策因素的刺激,國內家電産能近兩年以30%以上的速率加快擴張,遠遠超過了10%至15%的正常速率。
  除了傳統行業外,新興産業中的風電設備、太陽能光伏發電用多晶硅等部分行業也暴露出了産能過剩的疾患。在全國500多家光伏企業中,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産能利用率在20%~30%,而當前國際市場上光伏行業的市場需求總共只有月30GW左右,但實際産能高達40GW至50GW,其中80%的産能集中在中國。
  從短期來看,産能過剩已直接導致了製造企業“去庫存”壓力的加速聚積。據滙豐PMI的分項數據,企業成品庫存指數目前已創下2004年4月滙豐PMI數據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值。而據官方PMI數據,在今年8月成品庫存指數已抵達歷史最高水位後還將延續升勢。嚴重性還在於,在高庫存下,企業仍要把産品源源不斷地推向市場,致使應收賬款大增,反過來影響企業的資金流,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截至8月底,在滬深製造業上市公司中,總共積累起來的應收賬款達驚人的8900多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47%。不僅如此,在高庫存面前,企業的市場議價能力被大大削弱,最終只能通過頻繁降價來加快“去庫存化”,這將反過來制約生産價格的回升空間,進一步惡化企業的經營生態。
  大而不強,是産能過剩帶給中國製造業的長期痼疾。比較發現,雖然今年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資産總額、入圍門檻的增速都高於美國企業500強,但利潤增幅卻連續3年低於美國企業500強,其中去年中國企業500強的凈利潤和人均營業收入分別只有美國企業500強的39.5%和50%。之所以如此,關鍵就在於中國製造企業在全球産業鏈條中始終處於加工製造的低端領域,由此也決定了中國製造業的行業質量。資料表明,目前中國製造業的增加值率僅為26.23%,與美國、日本及德國相比分別低22.99、22.12及l1.69個百分點。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制度的頂層設計依舊偏向於激勵投資、地方政府對GDP存在着十分強烈的衝動並對重復建設樂此不疲,以及民眾收入未能顯著提升的大環境下,依靠內需來消化産能過剩的作用仍將微不足道。不僅如此,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讓歐美等國停下了高負債和高消費的經濟增長腳步,從而對出口導向特徵明顯的中國製造業必然形成強硬的結構性制約,中國製造業試圖借助外力擺脫産能過剩的痼疾將非常艱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産能過剩行業能否"鳳凰涅槃"成功轉型? 2012-09-26
以正價值消化證券服務業過剩産能 2012-09-25
消化過剩産能需加強"再城市化" 2012-09-25
無錫尚德關閉1/4産能 2012-09-21
全國首個頁巖油氣産能項目在重慶開鑽 2012-09-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