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寬鬆潮襲來
2012-09-25   作者:劉慧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如何提振和鼓舞“士氣”,央行不約而同啟動新一輪貨幣寬鬆政策。
  寬鬆潮自9月襲來,歐洲央行最先宣布開展 “直接貨幣交易(OMT)”計劃。
  美聯儲推出QE3,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承諾購買更多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MBS),希望能拉動需求,進而創造更多就業。而通過降低抵押貸款成本、提振市場,有助於房産市場回暖,可能增強消費者信心。
  日本央行擴大資産購買規模,將用於購入資産的基金規模擴大10萬億日元(約1264億美元)。
  印度、澳大利亞、英國等多家央行均透露進一步寬鬆的貨幣政策傾向……
  中國貨幣政策是緊是松引發爭議。由於國內經濟回升緩慢,出口低位徘徊,多家機構認為年內降息和下調存準率的概率正不斷加大。中國央行上周再度實施逆回購共1600億元,這已是連續13周逆回購。
  發達國家持續寬鬆貨幣政策,增加了全球通脹壓力,新興市場潛在增速將整體下移,這使得中國央行對放鬆貨幣政策更為謹慎和小心翼翼。
  然而,當前市場人氣低迷,在全球經濟沒有實質性回暖之前,即使央行再度實施寬鬆政策,對經濟的刺激效果也不會立即顯現。
  自2009年10月希臘債務問題暴露以來,歐債危機已經歷整整三年。受危機拖累,歐洲經濟陷入衰退。目前來看,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在短期內受到控制,但歐債危機不僅影響到歐洲,也動搖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信心。
  未來歐洲救助機制的框架將是以歐洲穩定機制(ESM)為核心的一系列財政和貨幣一體化措施。歐洲各國要盡快達成共識,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功能,保證歐元區的穩定和統一。
  隨着通脹壓力的減輕,主要經濟體央行採取非常規寬鬆貨幣政策,大宗商品價格有走高的可能,而貿易保護主義又開始抬頭,中歐關於光伏産業的貿易爭端已初露端倪。
  引發爭端還是加強合作?答案不言自明。
  中國和俄羅斯、中國和法國都在主權財富基金領域合作,未來更多的區域性合作帶動資本流動發展是長期趨勢,各國經濟金融合作也會找到更廣闊的渠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QE3確定全球寬鬆基調 中國經濟須警惕滯脹壓力 2012-09-15
三大經濟體減速 全球寬鬆預期炒熱避險資産 2012-08-29
全球寬鬆政策終結未到時日 2010-01-14
全球寬鬆政策終結未到時日 2010-01-14
迪拜危機無礙明年全球寬鬆政策退出 2009-12-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