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降價難掩中國式旅游的浮躁
2012-09-25   作者:陳方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習慣了“節前喊漲”,猛然聽到中國景點節前降價的新聞,頗讓人有些意外。意外的驚喜中難免又帶着失望,從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的首批降價景點名單看,大多屬於不知名的景點,沒有一家5A級熱門景區。於是,網友們開始戲謔,“這哪是降價惠民,分明是冷門景點打折促銷啊。”
  節前景點降價,這到底是真正的“返利惠民”還是“冷門景點打折促銷”,還要看第二批100家降價景點的名單。這一輪景點門票降價的舉措,民眾是否能從中受惠,還不忙着下結論。
  民眾當然希望旅游景點的門票價格越低越好,但降與不降,旅游景點各有各的“苦衷”。國家發改委負責人&&,這次降價的原則是不需要大規模投入,銀行還貸壓力較小的景區;新建景區投入較大,如果降低門票價格,僅僅依靠財政投入並不現實。可那些並非新建景區的知名國家風景區,第一批降價名單中為何難見蹤影?説白了,根本原因恐怕還是“門票經濟依賴症”使然。
  注重觀光不考慮休閒、旅游産品開發創新能力差、只盯着門票收入而不考慮旅游産業鏈的後期效應,於是,旅游景點管理方對門票的收入越來越依賴。這就如同地方政府對房地産的依賴,只要沒有擺脫土地財政,樓市調控的效果總讓人隱隱擔心。同樣道理,如果旅游景點沒有觀念的徹底轉變,只靠上級行政部門“降價”來點化,“門票經濟依賴症”無論如何都是難以擺脫的。
  旅游景點對門票經濟的依賴,呈現出了中國旅游産業中的浮躁。這種浮躁,也與游客的旅游方式相關。著名的景點,無論價格高得再離譜,游客還是會一邊喊肉痛一邊趨之若鶩;對於那些冷門生僻景點,價格再低乃至免費,也未必會吸引更多人。我們常常批評旅游景點不注重觀念轉變,沒有學會從觀光型向休閒型轉變,可如果沒有游客的觀念轉變,旅游業的升級轉化很難實現。
  我的一位同事算是真正的旅游愛好者,她深深遺憾“中國的大多數游客,已經完全適應了形式主義的旅游”。游客浮躁,多快好省地去名勝古跡證明到此一游;旅游開發者和從業者們浮躁,省時省力地獲得了最大利潤。兩相默契配合打造出了中國式旅游,創造了高企的旅游GDP,也創造了中國游客偏狹的旅游觀。觀念不改,即便門票降了,游客們恐怕還是會沉浸在“我來了,我看見,我拍照”的旅游模式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航空市場"雙節"量價齊漲 旅游消費拉動航企短暫旺季 2012-09-24
紅河旅游:為歷史畫卷添上新色彩 2012-09-19
旅游消費概念或受益公路假日免費 2012-09-13
旅游法草案在保障公民自由移動權方面有里程碑意義 2012-09-07
湖南南嶽:培養旅游服務新好習慣 2012-09-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