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量寬加大我國通脹壓力
2012-09-21   作者:施海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近期歐美日貨幣當局紛紛祭起量化寬鬆大旗,這將打破當前中國經濟通縮和通脹並存的僵局,國內通脹壓力將漸趨嚴重。
  當前,國內經濟正處於通貨膨脹和通縮並存態勢。在一般低端製造業、高能耗加工業等領域,以PPI為標誌的産業景氣度屢創新低,反映上述産業存在較為嚴重的通縮。但在全球災害性氣候頻頻發生、國際農産品市場上漲、國內扶持政策、消費需求剛性增長等諸多因素作用下,國內農産品市場穩步上漲,國內供應和進口雙雙增長難敵價格上漲,農産品價格成為國內通脹壓力漸趨沉重的主要原因。
  近期歐美日等西方經濟體相繼&&量化寬鬆政策,將對全球股票、商品等風險資産構成較強利多推漲作用,也會助長國內通脹壓力。
  首先,歐美日量化寬鬆政策推出,影響中國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空間。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2%,較7月份上升0.2%,PPI同比下降3.5%,較7月份下降0.6%。由於美國農産品産區遭遇多年不遇嚴重乾旱災害而出現減産,致使國內農産品市場價格聯動走強,因此預計CPI未來可能保持溫和攀升狀態,國內經濟通脹跡象逐漸顯現。同時為防止套利資金過度涌入,央行今年進一步實施降息降準,以遏制經濟下滑的貨幣政策微調空間明顯縮小。
  其次,歐美日量化寬鬆政策推出,將會對中國製造業造成消極影響。中國製造業8月份PPI同比下降3.5%,環比下降0.5%。由此反映國內實體經濟依然處於單邊下行階段,尚未探明階段性底部,製造業實際上處於通縮狀態。進出口數據顯示,8月出口小幅反彈,進口負增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的背景下出現的,反映出中國製造業萎靡不振的程度令人擔憂。
  歐美日量化寬鬆政策的推出,直接導致歐元階段性升值,美元持續貶值,投機資金流動性氾濫,促使更多投機性資金涌入大宗商品領域,推升商品市場價格,顯著增加中國製造業的進口成本,間接也削弱中國進出口財政補貼政策的效力。加之製造業本身的效率問題,在PPI連續下滑的背景下,將直接影響製造業經濟收益水平。
  最後,歐美日量化寬鬆政策推出,將對中國鉅額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産生負面影響。中國央行是僅次於美聯儲的美國國債第二大持有人,目前持有美國國債頭寸約為1.17萬億美元。美聯儲量化寬鬆以及“扭轉操作”,即大量購買美國國債,致使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顯著下降,而中國長年持有鉅額的美國國債,如果收益率顯著下降,導致中國以美元、美國中長期國債為主的外匯儲備效益顯著下降。
  綜上所述,短期觀察,國內經濟仍將陷於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兩難格局,而中長期觀察,受歐美日等諸多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衝擊作用,國內通貨緊縮將逐漸弱化,通貨膨脹壓力仍將長期存在,並對經濟健康運行和發展産生負面作用,值得高度關注和嚴格管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博客]歐美濫發貨幣無異於趁火打劫 2012-09-21
歐美濫發貨幣無異於趁火打劫 2012-09-21
聯合國報告稱中國成歐美林産品最大進口國 2012-09-20
在歐美啟動“印鈔機”後 2012-09-19
歐美新一輪刺激政策對中國影響幾何 2012-09-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