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日前宣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國內即刻有聲音&&將利好國內股市等等。但是情況並非如此。 自QE3推出後的第一週,9月17日與9月18日,股市並沒有對QE3&&積極回應。 就記者接觸的一些基金公司也普遍認為,儘管QE3短期會對有色金屬、資源類等強周期板塊構成利好,但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將會對A股市場形成壓力。 天弘基金劉佳章&&,連續的下跌令A股市場熊市思維嚴重,雖然QE3推出後外圍市場反應樂觀,但受
“逢利好就出貨”熊市思維影響,A股市場難免會出現
“見光死”的走勢,投資者仍需保持理性投資。 建信基金認為,短期而言,QE3將對全球特別是美國市場産生正面影響。
QE3的推出,也將緩解我國的流動性環境,對A股市場形成利好;但從中期來看,QE3可能會抑制國內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壓力。 建信基金認為,美國經濟的好轉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對我國經濟直接的影響首先是進一步推動對美出口,有助於緩解工業企業層面上的通縮狀態,而且短期內,我國外匯佔款可能恢復,從而緩解國內的流動性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對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值得注意的是,QE3齣&後,風險資産短期將受益,尤其是資源性行業和高周期性行業在短期內應該有較強的表現。但是,待市場消化掉QE3預期後,若短期內央行不&&大幅寬鬆的舉措,則反彈行情大幅超市場預期的可能性較小。一旦對經濟下滑風險和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再次佔據上風,則風險資産或將出現回調壓力。 博時基金的王雪峰也認為,中國貨幣政策正處於兩難境地,經濟疲軟,政策有放鬆的需求,但QE3的推出造成資源價格上漲,中國繼續降息則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QE3在一定程度上延遲了中國降息降準的時間。另外,在中國經濟底部還沒有完全出現的時候,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上漲,對傳統製造業不利。所以,王雪峰認為,美國QE3對中國的中長期影響其實是偏負面的,後市應偏謹慎,投資者需防市場的突然回調。 不過,長盛基金則&&,QE3齣&導致短期內風險偏好上升對周期品種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適度參與,但需警惕國內經濟復蘇低於預期的風險。中期滯漲風險會拖累上市公司盈利,因此建議首先規避成本上升的行業,看好輕資産、需求端收益價格上漲的消費和成長股。 總體而言看好美國市場中的工業、原材料、能源、可選消費品及房地産相關板塊和股票。博時基金投資經理王雪峰也認為,QE3推出短期對強周期,尤其是有色金屬、資源類股有正面作用。板塊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符合中國産業長期發展的行業,例如醫藥、旅游、高端裝備、電子科技等。 當然,重要的是需要關注QE3能否帶來新一輪輸入型通脹。劉佳章認為,從經濟因素來考量,儘管QE3所帶來的美元短期下跌會對大宗商品價格帶來直接的正面推動,但受國內需求下降影響,短期來看暫無輸入型通脹之憂。中長期來看,由於我國對大宗商品具有部分戰略性需求的特點,因此如果未來美元持續走跌,通脹的潛在壓力將會提升,這也就要求我國貨幣政策需要對通脹未雨綢繆,進一步放鬆並非必要,債券市場有望對此形成一定程度的承壓。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流動性會發生什麼變化。劉佳章指出,從匯率的角度出發,美元指數的短期下挫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幣當前的貶值風險,這將有助於減少資本外流的機會。但中長期來看,一國匯率主要受其經濟內在發展影響,如果我國經濟在這一時間窗口未能成功止跌企穩,那麼未來的貶值風險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