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需要營造藍籌股長期牛市氛圍
2012-09-20   作者:姜韌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A股是否是中國經濟的轉折點?乍一看,這題目似乎有些驚人,但是如果考慮未來40年中國將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這個標題就不為過,因為到2050年,人口結構中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位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未來股市和樓市這些資産價格沒有一個平穩向上的過程,那麼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就很難如願以償,因為養老問題會首先橫亙在人們面前。
  日本經濟在過去的20年被稱為“失落的20年”,雖然經濟總量很長時期仍佔據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但是經濟實力和國民收入每況愈下卻是不爭的事實,假設1987年年底一個40歲的日本人把1000萬日元的積蓄全投入東京225指數,準備用來養老。即使那時只有21564點,離最高點還有80%的距離,但等20年後的2007年,他到了60歲,想用這筆錢退休養老時,結果卻還是虧損了28%。
  如果當時那個人將錢全投在日本的TOPIX房地産指數呢?那麼20年後的2007年,他只賺了23%,折合成複利是每年大概1%的回報。如果説資産價格泡沫破滅對於實體經濟而言可能是一場危機,那麼資産價格熊市對於個人而言則影響到晚年生活,可能有人會問,也可以選擇不投資啊?但是不投資又如何跑得贏通脹,不買房年紀大了還有宿舍住嗎?
  再假設1987年底一個40歲的美國人將10萬美元的積蓄全投入道琼斯30種工業股指數,按照2007年道指14000點和現在道指13000點的水準,那麼差不多有7倍左右的收益,這樣的投資回報對於晚年退休生活而言應該算得上是份不錯的補貼,而且現在美國房地産價格雖然較2007年以來是熊市,但是對於1987年買入房産的人而言,仍然是大有收益的,因此從長期來看資産價格牛市不僅對於實體經濟至關重要,對於個人而言也是晚年養老生活有力的保障。
  現在A股市場與中國經濟一樣處於關鍵的轉型期,藍籌股市場構建和養老金入市是A股轉型成功的關鍵。A股市場長期以來藍籌股市場地位並不突出,原因在於高估值令藍籌股缺乏投資價值,而在非全流通時代,一旦牛市來臨,市場往往通過發行股票來增加供給,這樣又會造成新的藍籌股高估值問題。現在藍籌股市場估值已低於10倍市盈率,而且股息率也超過美股,因此完全具備投資價值,而且全流通之後,一旦藍籌股市場估值上升超過20倍市盈率,又可以通過大股東減持的模式平抑泡沫。
  養老金入市與借鑒的對象美國401K計劃其實是兩碼事,為何美國401K計劃創造了美股牛市,其背後是所謂的“人民資本主義”公司治理結構,基礎養老金未來投入A股比例還是有限的,但是由此引發的企業年金和員工持股則會對A股産生長遠的積極影響。A股轉型其實就是參考成熟市場經驗,營造藍籌股指數長期牛市氛圍,美股的經驗和日股的教訓都是值得吸取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利好推高大宗商品 近8億資金搶籌18隻黃金股 2012-09-20
中小板8年間237家公司原始股東實施減持 2012-09-20
受iPhone5熱賣刺激 蘋果股價首次收於700美元之上 2012-09-20
黃金股集體狂歡 華夏南方易方達布局 2012-09-20
回購雅虎股份細節曝光 中投中信國開行入股阿里巴巴 2012-09-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