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無限期之噩夢
2012-09-17   作者:譚浩俊(江蘇省鎮江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譚浩俊

  美國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是無人可比,甚至可以説美國經濟已綁架了整個世界經濟。也就是説,只要美國經濟沒有復蘇,世界經濟就不可能復蘇,只要美國經濟還在困難中掙扎,世界經濟就無法安生。即便出現局部復蘇現象,也早晚會被美國拖死。因此,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傳聞很久的QE3靴子落地,其可能産生的負面作用與影響,已不重要。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家,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那就是為美國經濟復蘇買單,為美國提高就業率買單。
  正因為如此,QE3推出當然是一件可怕的事,但如果推出以後不見效果,那就更加令人可怕了。因為,美聯儲及其伯南克主席的講話非常明確,只要復蘇跡象不明顯、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不解決,QE3就會一直“作用”下去。也就是説,美國會一直源源不斷地印發鈔票。據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ISM製造業活動指數自7月的49.8降至49.6,為2009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8月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51.9下調至51.5,增速為2009年10月以來最差。而據美國投資者商業日報公布的調查數據, 8月IBD未來六個月經濟前景指數降至44.5,為去年12月以來最低水準。試問,有幾個國家能承受得起?據美國勞工部的最新數據,8月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環比僅增加9. 6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在截至9月8日的一週中,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環比增加1.5萬,經季調的總數至38.2萬,後者創下7月中旬以來的最高紀錄。總體上看,美國失業率2009年2月以來一直徘徊在8%以上,創下了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失業率最高紀錄持續最長的周期。在這種局面下,誰能保證,美國不會推出更加令人可怕的政策呢?所以,現在恐怕只能寄望QE3能早些發揮作用,早些讓美國經濟走出低迷了。對於新興經濟體來説,千萬不要指望可以獨自走出低迷,“率先復蘇”,那是不可能的,必會遭受來自美國的強大壓力。
  對美國來説,如今最重要的兩件事是,總統大選和印鈔。而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印鈔。因為,印鈔的效果,對大選的結果會有很大影響。如果印鈔效果好,能夠讓美國經濟盡快走出低迷,那麼,選舉的天平就會向奧巴馬及其所在的民主黨傾斜。否則,就會向共和黨及其候選人羅姆尼傾斜了。
  QE3要想發揮作用、産生預期效果,顯然依靠美國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美國也不會讓美元獨自承擔美國經濟復蘇的責任。問題是,作為另一個重要經濟體的歐盟,如今也在加快印鈔步伐,不僅不能分擔一部分來自於美元的壓力,還在增加其他國家的壓力。這才是最令人擔憂的事。兩股印鈔力量匯集的結果,首當其衝的無疑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這幾年,新興經濟體國家都是依靠低端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如果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對新興經濟體國家無疑是一場災難。這也意味着,QE3的作用時間拉得越長,對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危害就越大,災難就越深。美聯儲這次決定無限期使用QE3這一招,可謂既陰又狠還毒。新興經濟體國家若應對不力,損失慘重,若應對過力,買單的力度不夠,QE3的作用時間就要拉長,最終還是買單。這似乎成了一道哲學和邏輯命題。
  QE3的持續作用,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出口,必然産生制約和影響作用。因為,QE3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美元貶值、其他國家貨幣的升值。本國幣值升值的結果,就是出口的難度更大。即便有訂單,也會無利可圖。而這些年來,新興經濟體國家能夠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與産品的出口。如果QE3的影響作用越長,對其他國家出口的影響也越大。
  不僅如此,QE3的推出及不設期限,向世界各國輸入通脹是必然的結果,而一旦出現滯脹,新興經濟體的宏觀政策就更難以調整與把控了。特別是中國,既要“穩增長”,又要面對通脹預期,政策的把控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有人預言,QE3的推出,將會帶動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雖然這話有點誇張,但卻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QE3到底會不會引起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關鍵還是看作用的時間和效率。如果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提振美國經濟,把就業率提上去,就不會對中國的房價産生過大影響。反之,就很難説了。
  需要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格外重視和關注的是,美國通過QE3來解決經濟低迷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問題,必然要在製造業振興上下工夫。畢竟只有製造業才能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那麼,産業資本格局就有可能發生新變化,製造業向新興經濟體國家轉移的現象將難以維持,甚至不排除製造業向西回歸的可能。這對新興經濟體國家來説,將是新考驗。如果QE3作用發揮得好、發揮得早,對製造業的回歸還會産生一些阻止作用。反之,就壓力越來越大了。
  總之,QE3的推出,對世界經濟很可怕。但如果作用不能及時發揮,把時間拉得很長,則更可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QE3不利影響需提前應對 2012-09-17
QE3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 2012-09-17
借QE3之機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 2012-09-17
QE3推出後 美元指數周一開盤上揚 2012-09-17
美聯儲QE3為黃金澳元增上升動力 2012-09-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