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價上漲加大我國通脹壓力
2012-09-11   作者:周子勳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8日至9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把此次在俄羅斯舉行的APEC系列會議推向高潮,其中,糧食安全問題再次引起各界熱議。
  據媒體報道,2012年,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美國爆發了50年不遇的嚴重乾旱,玉米、大豆大幅減産,自6月以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玉米、大豆和小麥價格的漲幅已達30%—50%。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出警告,當前全球玉米、小麥和黃豆等糧食作物價格飛速上漲,有可能重現 2007年—2008年的糧食危機。
  糧價是百價之基。從全球範圍來看,糧食問題最近已經成為世界高度關注的問題。大宗商品特別是糧食價格的劇烈波動,已成為世界性的難題和關注焦點。國際糧價大幅上漲,並不是單一因素所致,這裡既有供需基本面的因素,也有資金方面的因素,特別是在全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背景下,價格波動會更加明顯。
  從供需層面來看,隨着全球人口的持續增長以及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的提高,糧食需求會進一步上升。但是可以看到,隨着全球環境的變化,氣候異常給整個糧食生産帶來巨大影響。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美國的糧食生産出現問題,俄羅斯、阿根廷、烏克蘭等主要糧食産區的情況也不太妙。據俄羅斯國家水文氣象中心發布的信息,今年8月俄羅斯的持續高溫乾燥天氣,對農作物生長非常不利。俄羅斯政府有關部門估計,今年小麥等穀物可能減産 15%—20%(即減産 1500萬—2000萬噸)。有關糧食分析機構估計,今年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等黑海産區的小麥有可能減産2500萬—3000萬噸。此外,近期澳大利亞受乾旱影響,其西部主産區小麥減産幅度較大,估計比去年減産三分之一左右 (該地區去年小麥産量1500萬噸,今年預計只有950萬—1050萬噸)。顯然,全球糧價上漲的幅度會加大,持續時間也可能變長。
  在美國糧價上漲的蝴蝶效應中,中國將受到顯著影響。以大豆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佔中國食用油消費過半的大豆油,其原料大豆每年約65%—70%依賴進口,而中國進口大豆70%來自美國,因此美國的大豆産量和出口價格,對中國食用油價格會産生直接影響。一旦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上漲,國內大豆價格就會跟漲,接着,豆餅、飼料漲價,最後傳導至肉禽蛋奶。這種狀況不僅是大豆,還有玉米、大米等大宗糧食商品都已經與國際市場緊密&&。雖然中國主糧自給率仍保持在 95%以上,但中國的糧食安全,絕對不是“自給自足”這麼簡單。而糧價的穩定對中國穩物價起着關鍵作用,目前這種形勢可能會加大國內通脹的壓力。
  事實上,通脹抬頭的傾向已有跡象。近期我國雞蛋價格再次快速上漲,國家統計局9月4日公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8月21—30日)顯示,在統計局監測的27種食品中,散裝鮮雞蛋的漲幅居首,比上期漲5.5%,為每千克10.71元。同時,糧、油、肉類價格均現漲勢。食品價格的突然上漲引發人們對通脹的擔憂。
  因此,從整個農産品的生産形勢而言,糧價帶動物價上漲將是一個長周期性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際糧價發燒催生冷思考 2012-09-07
8月國際糧價高位徘徊 危機隱憂未退 2012-09-07
8月國際糧價高位徘徊 危機隱憂未退 2012-09-07
國際糧價上漲困擾經濟復蘇 2012-08-29
糧庫充足 國際糧價波動無礙中國保障國內市場穩定 2012-08-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