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調查將兩敗俱傷 中國光伏産業亟待升級
2012-09-11   作者:李雙全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後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發展緩慢,包括發達經濟體和我國在內的全球光伏産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甚至出現了企業破産倒閉現象。為緩解企業經營困境和就業壓力,德國光伏企業就中國光伏電池出口歐洲市場提出訴訟,歐盟委員會9月6日發布公告,決定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在全球光伏産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下,限制中國光伏電池産品出口,不僅傷害中歐雙方産業的利益,還將破壞中歐光伏産業相互依存、互利合作的關係。為減少經濟損失,我國企業除在政府協助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外,還應加大對自身産業結構改造,盡快完成從低端産品向高端産品的升級,儘早擺脫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

  唇亡齒寒

  此次歐盟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300億元,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單起貿易爭端。事實上,在再生能源産業鏈中,中歐雙方屬於“唇齒相依”的關係,無論歐盟最終對中國採取何種程度的懲罰措施,受損失的都不僅是中國一方。
  近10餘年間,中國光伏産業的終端産品得到了較快發展,尤其在産品性價比上佔有很大競爭優勢。商務部數據顯示,2010年底,我國出口晶硅組件價格為1.70美元/W;今年8月,晶硅組件出口價格已降至0.7美元/W,不到兩年時間産品降價幅度接近60%。由於物美價廉,在歐洲光伏電站建設項目中,中國産品佔有一定份額。但與此同時,由於歐洲再生能源市場比較成熟,中國光伏企業每年都從歐洲進口大量生産終端産品的多晶硅、銀漿等原材料及製造設備。商務部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從歐盟國家進口的與光伏生産鏈有關的原材料和設備總額,累計已超過上百億美元,對歐洲光伏産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任何一項産業都可能涉及多個經濟體的跨國供應鏈,一國企業在實行貿易保護的同時,很可能損害其連帶機構或分包商。此次歐盟若果真對中國企業實施反傾銷制裁,歐洲多晶硅企業以及光伏電池材料供應商、製造設備供應商等,都將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戶;相關産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將面臨産品積壓或供應中斷的困難處境;歐盟國家數十萬光伏産業工人將難逃失業的命運;長期使用中國光伏組件産品的歐盟企業因難以找到同等質、價的替代品,光伏電站建設成本上升、能源消費成本增加都將在所難免。
  此次貿易爭端還有可能讓歐洲失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發展最快的中國市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透露,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光伏終端市場目標將從15GW提升至21GW,並計劃在2020年達到50GW。隨着規劃的逐步落實,中國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全球光伏産業生産和應用大國。歐盟若對中國採取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提振就業的初衷不僅不可能變為現實,最終結果會導致兩敗俱傷。

  中國相關企業危機四伏

  與此前美國對中國光伏産品的反傾銷調查相比,此次歐盟反傾銷調查立案範圍波及更廣。根據反傾銷程序規定和案情的複雜程度,歐盟委員會將在立案後的60天到9個月之間作出初裁,其間可能向被訴企業徵收臨時性反傾銷稅。一旦最終被認定反傾銷,中國企業將面臨此後5年內被持續徵收反傾銷稅的懲罰。
  我國商務部資料顯示,歐洲是當今全球光伏産品的最大市場,也是中國光伏産品出口的主要地區,2011年中國光伏電池對歐出口金額為204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光伏電池出口總額的73%,美國市場僅佔中國光伏産品出口總額的20%。據有關行業協會估算,目前,我國光伏産業出口直接從業人員超過50萬,帶動間接就業人口超過100萬。如歐盟最終裁定中國産品傾銷成立,將對我國光伏産業數十萬人的就業前景造成直接威脅,同時導致光伏企業逾3500億人民幣的産值損失,銀行將面臨逾2000億人民幣的不良貸款風險。
  近些年來,一些國家為躲避貿易糾紛,紛紛採取海外建廠的方式擴大企業市場份額。鋻於我國目前光伏行業的負債水平,大規模到海外建廠不切合實際。當下涉案企業除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歐盟反傾銷調查外,更應從長遠生存和發展的角度出發,認真規劃企業産品轉型,盡快開拓新的産業鏈條。
  此外,提高産品技術含量和品牌附加值是中國光伏企業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因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而具有獨一無二的市場地位,反傾銷程序很難在此類産品上找到突破口,“中國製造”只有具備一流産品的國際信譽,才不會頻繁被其他國家的反傾銷程序困擾。
  目前,我國已經有一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光伏企業,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評審委員會公布的2011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前50名中,中國光伏企業就有13家。但光伏産業是一個尚未完全市場化的産業,離不開相關政策扶持,金融機構應積極發揮融資杠桿作用,尤其對上游晶硅原料生産企業和下游光伏電站建設終端市場加大扶持力度,是推進我國光伏産業整合升級必不可少的環節。

  歐美提振就業難一蹴而就

  此次歐盟反傾銷的主要説辭是,中國産品擠壓了當地企業的利潤,影響了當地企業的生存和就業。歐盟統計局8月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歐元區失業率為11.3%,歐盟27國失業率為10.4%,均高於去年同期;其中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0%以上,歐洲就業形勢的惡化趨勢沒有絲毫轉變跡象。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日前發布報告預計,未來5年,歐元區年輕人失業率將繼續增長,一些重債國年輕人的失業率將超過50%。
  “解鈴還須繫鈴人”,對於深陷債務危機的歐元區來説,恢復經濟、提振就業需靠深度的結構性改革實現,貿易保護最多也只是畫餅充饑。近年來,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國家為重振就業,紛紛呼籲“製造業回歸”,並宣稱要重構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但長期以來,發達經濟體國家在經濟結構(包括産業結構、産品結構、地區結構等)上發生的變化,導致現有勞動力的知識、技能、觀念、區域分佈等與“製造業回歸”的理念不相適應,發達經濟體的“結構性失業”現象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善;歐盟近期提出的“新工業革命”理念,強調結構改革、技術創新、生産方式創新的新興産業發展和就業規劃,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總之,全球經濟復蘇遲滯導致國際貿易形勢日趨緊張,經濟疲軟持續時間越長,國際貿易紛爭就越多,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就越大。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期發布報告&&,目前各經濟體之間發生的貿易保護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很難具體量化,很多國家都採取了改變進口許可證或監管規則的方式,而不再採用徵收反傾銷、反補貼進口關稅等常規手段。事實上,自2009年歐元和美元實際匯率下跌以來,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持續升值,歐美企業在無形中獲益,其競爭力已得到極大提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澳大利亞發難中國鍍層板遭反傾銷調查 2012-09-08
商務部9月定奪多晶硅反傾銷調查 反制歐盟 2012-09-08
歐盟對華光伏發起反傾銷調查 商務部呼籲磋商解決 2012-09-06
巴西對我無縫碳鋼管啟動反傾銷調查 2012-06-25
巴西對中國不銹鋼圓形焊管啟動反傾銷調查 2012-03-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