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油價要充分照顧物價承受力
2012-09-11   作者:余豐慧(河南銀行職員)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余豐慧

  油價在經歷了“三連跌”以後,又迎來了“兩連漲”——繼8月10日上調之後,國家發改委9月10日再次上調油價。
    上調油價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物價承受力。我國CPI同比漲幅在7月份創下1.8%新低之後,8月份反彈至2.0%,重回“2時代”。而且,未來物價繼續上漲的幾率大大提高。
    從國際上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糧食大國的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受到了幾十年不遇的大旱侵襲,大幅度減産已經成為定局。世界糧食組織和其他國際機構正在為全球糧食供應短缺引起的物價上漲、饑荒蔓延而尋求對策。而中國大豆80%依靠進口特別是從美國、巴西進口,玉米進口比重也在攀升。這兩種農作物受大旱影響大幅度減産,價格直線走高,必將使得我國的進口成本上升,推高國內價格,並直接導致我國三類物價走高:一是食用油價格,因為豆類是榨油的主要原料;二是包括豬肉在內的肉類價格,因為豆粕、玉米都是主要飼料,飼料價格走高,肉類價格也會上漲;三是受飼料價格走高影響,未來雞蛋價格將會攀升。由於食用油、肉類、雞蛋在CPI中所佔權重不低,因此推高CPI是在預料之中的。
    在輸入型通脹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提高成品油價格,對通脹或多或少會産生一定的助推作用。石油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商品,雖然其價格對物價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間接影響不小。實際上,7月份CPI之所以能創下歷史新低,與國內油價“三連跌”不無關係。
    國際油價繼續攀升是長期趨勢,這就意味着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將隨之繼續上調。油價漲跌是與國際油價接軌的正常變化,不過油價上調也要充分照顧到物價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國內經濟下滑的同時,通脹又抬頭的話,將形成更為複雜的局面。因此,這次油價上調後,如果接下來國際油價繼續攀升的話,希望國內油價能盡量少漲或不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發改委五月中旬下調油價概率較大 2012-04-25
[雙語]推遲上調油價利於穩定印尼盾和抑制通脹 2012-04-05
美國能源情報署上調油價預期 2012-03-07
下調油價 條件應適度放寬 2011-10-10
韓曉平:下調油價對抑制通脹將起到一定作用 2011-10-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