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資項目不能只過"審批關"
2012-09-07   作者:馮海寧(北京媒體人)  來源:長江商報
 
【字號
  發改委5日在官網披露批准了18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可行性報告和項目建設規劃以及2個城際鐵路規劃和1個鐵路增線項目建議書。這也是繼5月份發改委集中審核了一批交通基建項目後,再次大規模批准此類項目。(9月6日《新京報》)
  這次批准的項目涉及資金約為8000億元左右,涵蓋了不少沿海城市,而且包括部分西部城市。如此集中審批城軌項目將為穩增長注入“強心劑”。再加上今年5月份發改委集中審批的一批西部機場、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在投資帶動下,中國經濟有望在下半年觸底反彈。
  相比很多國家,中國各種交通的基礎設施確實落後;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也證明,政府投資項目對於刺激經濟能立竿見影。但是,在集中審批這些重大項目時,公眾不免有些擔心,比如,有沒有重復投資,有沒有環境影響,工程質量有沒有保障等。從過去教訓來看,公眾的擔心並非多餘。
  消除公眾對這些重大投資項目的擔心,唯有徵求民意。遺憾的是,這些城軌項目已獲發改委批准,並沒有徵求民意。儘管這些已經獲批的項目都是《“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中確定的項目,而且報道曾披露該規劃徵求意見稿已經草擬完成,然而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廣泛徵求社會意見——或許只徵求了交通行業內部意見。那麼,根據該規劃批准的這些城軌交通項目,也缺少民意基礎,缺少民主決策這一程序。
  項目如果有財政直接投資,就與納稅人利益有關,如果是從銀行貸款或是向社會融資,同樣與公眾利益有關。此外,這些城軌項目必然涉及到徵地拆遷等公共問題,與公眾利益有關而不徵求公眾意見,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説都是説不過去的。
  在筆者看來,儘管穩增長比較迫切,但要注意到今年GDP增長目標是7.5%,應防止政府投資過度帶來後遺症。另外,在政府投資長期不衰的情況下,應盡快&&《政府投資條例》,把所有政府投資行為納入法治軌道,只有如此,才能在程序上保證公眾參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發改委一口氣發出25條城軌批文 總投資將達1.2萬億 2012-09-06
中國水電168億中標深圳城軌項目 2012-06-06
京滬渝4月集中採購40億城軌車輛 2012-04-16
31個城軌規劃獲批投資超萬億 2011-11-02
“十二五”4000億投城軌 2011-08-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