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半年報&&,金融業上半年經營業績不管美醜都見了公婆。上半年信託股實際上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不少公司業績實現了大幅度增長,而年初以來一直擔憂的地産信託兌付壓力並沒有出現。銀行業利潤增速明顯放緩,與去年平均30%-40%的高增長水平相比,今年有半數銀行的凈利潤增長幅度低於30%,其中五大國有銀行業績下滑更加明顯,增長最快的農業銀行也只有20.8%,遠低於去年同期的45%,而最低的中國銀行更是只有個位數的增長7.58%,連去年27.86%的零頭都不到。
在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這被稱為五大行的五隻大象中,值得留意的是,上半年農行利潤增速20.8%,成為五大行中利潤增速冠軍。從利潤增速看,今年上半年五隻大象步履放緩,其中,工行、建行等利潤增速放緩均較去年同期減少10%以上,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等因素衝擊,國有銀行的利潤增速下滑程度將高於股份制銀行。
作為最後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商業銀行,農行股改前不良貸款規模巨大,包袱最重,股改後又肩負着服務三農的歷史使命,致力於探索服務三農的商業運作模式。其資産質量狀況與風險控制能力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股份制改革使農行建立了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和機制,其法人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內外部約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伴隨着股改良機,一場全行範圍的風險管理革命悄然展開,通過體制性和機制性“縱深”轉變和建設,農行風險管理體系逐步健全,風險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效果也在近年來的經營業績中逐漸顯現。
不過今年上半年,受國內外經濟復蘇乏力、投資需求放緩、內需疲弱以及宏觀調控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部分行業、客戶的利潤率狀況惡化,實體經濟風險正在向銀行系統傳遞。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4564億元,較年初增加285億元,且增加值較一季度有所擴大。從陸續公布的商業銀行中報來看,多家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出現上升,銀行業的資産質量面臨考驗。
未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房地産貸款及小微企業貸款仍然是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高危領域。在外部宏觀經濟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尤為突出。銀行業下半年應該未雨綢繆,佈防重點領域,農行下半年將繼續強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産貸款等重點領域的信貸風險管理。中期看銀行景氣高點已過,利率市場化超預期推進帶來的影響較大,銀行趨勢性中期機會需要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重新穩定、尋求再均衡後方會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