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或在下月探明底部
2012-09-05   作者:溫建寧(上海金融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統計係副教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儘管地方版大手筆投資的“衛星”上了天,但8月的PMI指數,還是落在了50%的榮枯線之下。不過,留心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全年PMI的波動分佈,是不平穩的雙峰分佈,並不支持經濟加速下行的悲觀論調。PMI指數從年初50.5%開始爬升,真正變動的極值出現在4月,峰值為53.3%,是該指數的年度最高值,而緊隨其後的5月,數值驟然降低為50.4%,降幅落差高達2.9%,這亦是迄今相鄰兩月的最大降幅。這就不難解釋何以央行在5月份數據公布前,那麼急迫地、高頻地降息。然後,PMI從6月開始逐級降低0.2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直到8月份跌破50%中位線,再度拉大降幅到0.9個百分點,這在悲觀者看來是經濟失控的嚴重問題。
  不過,比起5月2.9%的降幅,0.9%的下跌幅度,表明經濟下滑的相對速率在明顯減緩,短期構築底部可能大增。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筆者統計分析發現,無論採用前八個月數據計算幾何平均值,還是算術平均值,今年前八個月PMI總均值依然在50%之上,並未徹底關死經濟觸底復蘇的大門。這是很能説明問題的關鍵點。因此,將8月PMI數據破50%,視為經濟繼續惡化的必然事件,並不妥當。筆者更願意視之為一次偶然事件,跌破“50”關口的有效性尚待時間驗證。
  為了更好説明筆者的觀點,不妨假設9月PMI指數繼續大跌,恰好把總均值拉低到50%,想想看, PMI數值該為多少才行?筆者計算的結果是42.9509%,這要比8月數據低6.2491%,是前半年最大降幅2.9%的2.1549倍,所以幾乎是不可能的。顯然, 單憑9月份單月數據,把總均值拉低到50%以下,其概率必然更小,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了。
  再更進一步,假設全年剩下的四個月,每月PMI數據都下跌,並且都保持相同的數值,也恰好到年底把總均值拉低到50%,那麼後四個月PMI的臨界數值將是多少?筆者計算的結果是48.1361%,比8月數據低1.0639%,僅佔2.9%的36.6873%,尚不及前半年最大跌幅的一半。縱使年內最後四個月經濟嚴重惡化,PMI還是不大可能超越最大跌幅2.9%。PMI數據降幅前高後低的特徵,很可能對應經濟下滑進入築底期的演繹判斷。
  只是,當前經濟已經滑行到了最低迷處,致使國人普遍信心不足,不免強化看待經濟現象的灰色視角,不容易剔除主觀情緒的負面干擾。同時,滬深股市無聲無息破了鑽石底,又不知不覺破了2100多頭“鐵底”,也就擊破了投資者的心理底線。在這個時候,最悲觀的預測往往能獲得更多共鳴。
  但是,筆者認為,經濟最壞的時刻不是絕對數據不給力的現在,而是相對數據突然差距擴大的5月,那時國人樂觀預期強烈,國有大企業、民營出口外銷企業經營尚可,內外需求不足的問題還沒有充分暴露出來,而經濟中潛藏的不利因素則在悄無聲息地破壞着經濟結構,不聲不響地侵蝕着經濟肌體。PMI數據遂突然“變臉”,一下子跌到了前五個月的最低值。
  在我國的國情下,抵禦經濟危機的發生,拯救經濟下行的危局,寬鬆貨幣政策雖然不是最好的策略,但不能否認是短期最有效的策略,這從PMI數據變動中可以窺見一斑。6月第一次降息後,PMI環比降幅為0.2%, 7月第二次降息,PMI降幅則為0.1%,降幅收窄明顯。
  央行連續降息的滯後效應,理論上能縮小8月PMI數據降幅。那如何解釋8月PMI降幅不降反升、還把降幅擴大到0.9個百分點呢?筆者為什麼不視其為經濟再次惡化加速下行的徵兆?堅持認為這是偶然現象而不是必然現象的依據和根源究竟是什麼?
  所有問題的答案,只關乎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然災害的偶然性。今年三季度尤其是8月,多個颱風衝擊了大多數沿海地區,暴風雨的襲擾和遭受泥石流的破壞,讓下行的經濟雪上加霜。但隨着夏秋季節更替,颱風和暴風雨危害將減弱,對經濟的直接損害將逐漸淡出,不可能成為常態的必然因素,由此推斷9月PMI將短暫擾動之後,重新回到降幅收窄的趨勢,推斷後半年經濟狀況要比前半年好,環比下行的趨勢將出現減緩的勢頭。
  當然,經濟活動中潛藏的“病入膏肓”的表徵,一下子被毫無遮攔地袒露出來,不一定就是壞事情。換個角度看,經濟下行的風險和壓力能充分暴露,就為防止經濟軟着陸轉向硬着陸的矛盾找到了出路,克服當前面臨巨大的困難,至少各方會正視經濟增長乏力的現實,同心協力去解決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這就會從根本上阻止經濟走向險惡的境地。
  總之,經濟下行趨勢減緩,經濟逐漸構築底部,或能在9、10月探明真實底部。這個趨勢一定會反映在資本市場的走勢上,9月股市否極泰來應不是夢幻,滬指在2000點上方構築底部,有可能亦是大概率事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造船業映射出的中國經濟隱患 2012-09-05
PMI警示:中國經濟見底還未到來 2012-09-04
中國經濟增長何時見底 2012-09-03
“民企500強”不強昭示中國經濟轉型困境 2012-08-31
中國經濟現在存在的問題 2012-08-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