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和支持糧食企業走出去
2012-09-05   作者:王波 胥鏷(西南財經大學)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我國糧食需求剛性增長,而糧食供給面臨耕地、水資源等的硬約束,同時糧食企業、産業和國家發展的需要,都要求我們重視研究制定糧食國際戰略、推動糧食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首先,從供求關係看,如果把食用植物油和工業轉化飼料用糧計算在內,2011年我國糧食自給率僅為85%左右,我國糧食市場已不能獨立於國際糧食市場。只有培育跨國糧商,通過它們介入國際糧食生産、流通、加工等環節,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其次,從企業角度看,近年來我國糧食企業特別是油脂企業在與跨國糧商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主要原因在於企業沒有積極主動開展跨國經營、缺乏國際糧食産業鏈布局以及技術管理落後和資金、人才匱乏。開展國際化經營,能夠直接掌握國際糧源,提升國際物流渠道控制力,建立穩定的國際糧食産業鏈,並在市場競爭中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吸引優秀人才,從而提高企業和産業國際競爭力。第三,從國家角度看,糧食既是高附加值的商品,又具有顯著的金融屬性和政治屬性,研究制定糧食國際戰略、促進我國糧食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穩定安全發展具有基礎性意義。
  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國糧食企業走出去具有可行性。首先,我國涌現了一批頗具實力、經營管理良好的現代糧食企業,具備開展國際化經營的基本條件。截至2011年底,我國內資糧食企業中規模以上産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000多家,走出去到國外開展跨國糧食種植經營的企業有10多家。近年來,內資企業在與跨國糧商競爭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為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儲備了必要的策略手段、技術人才等。其次,跨國壟斷糧商全産業鏈經營模式存在薄弱環節。目前跨國壟斷糧商實行從種子到化肥、農藥,從生産到加工、銷售,從現貨到期貨等全産業鏈的壟斷經營。但這種模式並非無懈可擊,比如存在重貿易輕生産、重剝削輕回饋以及跨國壟斷集團內部矛盾等問題。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歐美債務危機等的深化和蔓延,為我國糧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遇。再次,一段時期以來,少數跨國糧商操縱國際糧食價格、行壟斷求獨贏、壓榨糧食生産者和消費者、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的經營模式遭到了生産者、消費者和相關國家的反對,為我國糧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空間。
  研究制定糧食國際戰略,鼓勵和支持糧食企業走出去,應本着互利共贏、促進世界糧食安全的原則,積極審慎地推進。第一,確立兩手抓、兩手硬的糧食國內、國際戰略。既立足於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又大力開展國際化經營、培育自己的跨國糧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掌握國際糧食市場話語權,打好糧食經濟牌和政治牌。第二,鼓勵多種類型企業走出去。不但應扶持國有糧食企業,也應扶持其他所有制企業走出去;不但應鼓勵以成品糧為主營業務的大型企業,也應支持加工轉化飼料用糧企業走出去,使各種類型企業發揮優勢、形成合力。第三,選準國際化經營的切入點。在産業鏈上,從生産、物流環節入手,建設大型種植基地,投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立原料産業鏈,提高物流渠道國際控制力。在投資區域上,應在資源豐富、政治相對穩定、法制相對健全的地區投資。在合作方式上,既應與跨國壟斷糧商合作,也應與東道國企業開展聯營,採取雙贏、共贏策略,建立廣泛的國際戰略聯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吉林國有糧食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2008-04-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