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産管理行業進入群雄逐鹿時代
2012-08-29   作者:巴曙松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自今年5月份以來,資産管理行業迎來了一輪監管放鬆、業務創新的浪潮。5月7日券商創新大會,監管層擬定 “關於推進證券公司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措施”(徵求意見稿),計劃從11個方面&&措施支持行業創新。6月保險投資改革創新大會,13項新政推動保險行業全面進軍資産管理領域。8月3日,證監會發布《期貨公司資産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期貨公司也將參與到資産管理行業中。與此同時,人大公布基金法(修訂草案)並公開徵求意見,新規從多方面放鬆了對於基金的“管制”。
  新一輪的監管放鬆,從擴大投資範圍、降低投資門檻、減少相關限制等多方面,打破證券、保險、銀行、基金、信託之間的競爭壁壘,使資産管理行業進入全面競爭時代。投資門檻降低,券商將與保險、基金共享低端客戶市場。按照原有産品定位,券商集合計劃的最低客戶准入門檻是十萬元和五萬元,而基金和保險的客戶准入門檻較低,基金最低的投資門檻為1000元,只有兩機構對於低端客戶具有服務權。而在券商的門檻降低為1萬元後,將分享保險和基金的原有客戶群體,使兩者在客戶群體定位方面受到直接的競爭。
  打破保險資管壟斷,券商、基金、銀行、信託將共享險資盛宴。保險新政打破原有保險資管的壟斷地位,允許基金、券商受託管理保險資金(大型券商和約33家基金公司達到規定要求 )。同時,也有望允許保險機構投資券商發起設立的集合資産管理計劃、信託公司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商業銀行發起的信貸資産支持證券及保證收益型理財産品(相關具體措施尚未&&)。保險資産規模在2007年—2011年間平均每年以接近20%的增速穩定增長,僅2012年上半年保險資産規模就達6.78萬億元。也就是説券商、基金、銀行、信託將有望分享千億元甚至萬億元險資盛宴。
  擴大投資範圍,各機構可投資品種差異縮小,競爭加劇。如果監管放鬆的新規全部實施,那麼資産管理各機構在投資範圍上的差距將縮小。信託行業原有的全牌照優勢將有所減弱,尤其是其在不動産領域的投資,可能被保險和基金後來居上。資産管理行業內競爭加劇。
  在群雄逐鹿的時代,各機構在鞏固原有優勢尋找新契機的同時,將加大創新和合作;大機構將向多元化發展,小機構會在某一領域精耕細作。
  信託:産品緊盯社會熱點需求,高端客戶定位更加明晰。2012年信託的規模已經超過5萬億元。信託業的高速增長得益於其利用全牌照優勢和靈活機制緊盯社會熱點需求不斷創新産品。樓市調控,房地産信託市場火暴;傳統産業低迷,藝術品信託、礦産信託等都曾帶動信託增長;2012年平台貸款收緊,基礎資産信託增速明顯。敏銳察覺社會需求,及時推出相應産品將成為信託業在競爭中的利劍。
  銀行:多樣化利用自身渠道優勢,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雖然新規從多方面鼓勵各機構渠道創新,但是也難敵銀行龐大的網點優勢,截止2011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數已經達到20.09萬家。除了固有的營業網點優勢,銀行的渠道創新較其他機構更為便利,通過網銀、夜市等渠道創新的銷售數量近幾年大幅增加,銀行理財産品逐漸進入“網絡銷售”時代。
  保險:結束“獨角戲”,向市場化、專業化轉型。2011年底,保險資産總額首次突破6萬億元,其中80%以上資金的運用權力掌握在10家險企的資産管理公司手中,也就是業內俗稱的“9+1”格局。但是,險企資管公司將結束 “一個人的游戲”,未來將實現與銀行、證券、信託、基金的市場化對接。
  券商:依靠自身積澱,開啟全面創新時代。目前我國券商資産管理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仍然較小,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券商的優勢在於其深厚的積澱和綜合的業務模式。原有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積澱的客戶、資源、研究團隊,將為資管業務提供天然優勢。利用自身業務間的互補共同發展,券商將是基金、保險等其他機構無可比擬的。松綁後的券商資管行業將進入全面創新的時代。
  基金:注重發行質量,重視被動管理型基金創新。在産品方面,被動管理型基金將得到重視,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第一,包括指數基金在內的被動管理型基金是國際基金髮展的主流;據統計,全球ETF總資産規模以年均34.5%的速度增長。第二,ICI數據顯示在金融危機後被動管理型基金的表現優於其他類型。第三,歷經金融危機,人們的投資更為謹慎,投資理念從單純追求收益向風險管理轉變,而被動管理型基金更能分散風險,迎合危機後時代需求。第四,被動管理指數基金與其他機構産品具有特殊性,是基金差異化經營的突破口。
  期貨公司:提高研究能力,側重對衝産品設計。期貨公司在套期保值和風險對衝方面具有優勢。在國外管理期貨被認為是對衝基金的子類,分散風險能力突出,投資策略多為套利。借鑒國外經驗,期貨公司在産品設計上會側重對衝産品的設計和開發。同時,為其他機構提供風險對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2012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報告》 2012-08-24
執著地懷疑市場,是為了堅守資産管理行業的信仰 2012-08-23
證監會擬放寬券商資産管理業務限制 2012-08-23
資産管理公司接盤信託有望規範化 2012-08-20
證監會正式發布《期貨公司資産管理試點辦法》 2012-08-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