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也會在中國侵犯知識産權
2012-08-28   作者:記者 曾亮亮 實習生 黃亞星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一向以重視保護知識産權著稱的跨國公司,為了經營需要,往往通過合作、並購等戰略獲取大量的知識産權資源。但一些跨國公司在經營中也往往會以各種方式侵害他人的知識産權,或利用知識産權侵害他人。從北京市海淀法院近期審理的案件中發現,一些跨國公司在我國本土化的過程中,就時常發生與知識産權相關的侵害行為。

  華蓋創意擅將他人作品圖片加入自己數據庫

  華蓋創意圖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授權圖片給他人使用,該公司標稱,所有圖片均位於其在美國的服務器中,並按照一定的類別進行數據庫化管理。由於該公司在國際上知名度較高,一般而言,其在案件中多處於原告的地位。但近來,國內某雕像設計人士發現,其創作的一組雕塑的形象居然被收錄到該圖片公司的數據庫中,用於對外銷售,於是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賠償。


  圖為華蓋創意網站首頁。資料照片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華蓋創意公司出於商業目的拍攝圖片,並將圖片出售的行為構成侵權,判決被告向原告賠償經濟損失5000元並賠禮道歉。
  海淀法院民五庭副庭長盧正新指出,原告對於其創作的雕塑享有著作權,他人不可拍攝雕塑後,出於營利目的而商業性使用這組形象,這實際上損害了雕塑作品權利人的利益。華蓋創意的行為不是新的藝術創作行為,而是一種簡單的複製,從三維的立體形象轉變為平面圖像,而且華蓋創意圖片公司對圖片的使用是商業性的,出於營利的目的,所以這種行為也不是合理使用行為。另外,被告在使用原告雕塑作品的過程中,並未給原告署名,而相反的將原告的公司名稱署在圖片上,因此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權,應當向原告賠禮道歉。
  盧正新説,知識産權資源是有限的,但其使用方式是無限的。正是由於知識信息的複製、傳播速度較快,造成了權利人對於作品的控制權的式微,雕塑作品有可能被他人以圖片的形式佔有和使用。華蓋創意圖片公司作為一家跨國的大型圖片公司,並非其法律意識不足,或對圖片的審查不足,其故意程度較高,嚴重損害了權利人的利益。

  谷歌視頻搜索侵犯他人獨家網絡傳播權

  廣東某影視公司稱,其在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上發現,可以不離開搜索結果頁面觀看電影。因該公司對有關影片享有獨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遂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搜索網站谷歌賠償經濟損失。
  谷歌辯稱,其提供的sitemap技術,並未改動視頻的內容,因此不構成侵權。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谷歌具有主觀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並判令該網站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5萬元。
  民五庭法官郭振華説,谷歌公司為了能夠盡可能多地佔有和使用視頻資源,通過sitemap技術,在不改變視頻的情況下,將他人作品置於自己的播放界面上,向用戶提供在線播放視頻的服務。這種行為增加了網站的點擊量,同時也給權利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法院審理後認為,無論該視頻是否存在該公司的服務器上,谷歌主觀上均存在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他指出,網絡視頻是網絡點擊流量的大戶,各種影視作品及小視頻都可能被用戶上傳至網站,由此造成網絡視頻良莠不齊,正版與盜版共存的狀況。谷歌公司通過截取或者合作的方式,取得部分視頻網站的點擊量,從而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這種行為方式必然會給權利人造成損害。

  諾托弗朗克詆毀對手産品為假冒

  諾托弗朗克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生産門窗把手、鉸鏈的企業。但它為了對競爭對手進行打擊,其分公司在國內一家著名的裝修網站上發布了商業信息聲明稱,溫州某公司的五金産品係倣造的假冒商品。後該溫州公司訴至法院,最後法院判決該跨國公司刪除涉案聲明並賠償損失3萬元。
  盧正新指出,原被告雙方關於商標和企業名稱糾紛尚未確權的時候,諾托弗朗克公司分公司私自在裝修網站上發布信息詆毀溫州公司,顯然是欲通過發布信息,降低競爭對手的信譽,從而達到不正當目的。
  他認為,該案集中反映了跨國公司在本土化的過程中,為了經營擴張的需要,對於國內經營同類業務的公司,通過知識産權的策略打擊競爭對手。而這種商業性策略包括諸多方面,如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等。
  據他介紹,目前,通過網絡手段來進行不正當競爭的方式非常普及,由於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速度快、範圍廣,發布一次虛假的信息可以置競爭對手於不利境地。這種作法並不可取,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誠實信用的原則,惡意的中傷其他企業將會損害自身形象。

  跨國軟體公司低價轉讓瑕疵軟體

  某知名跨國軟體公司子公司將一款軟體以三折的價格轉讓給國內一家企業,該企業在日常運行時發現,通過軟體所累計的數字根本不正確,只能通過手算來計數,大大降低了企業運行的效率。該企業多次催告跨國軟體公司重新修改後仍無法解決,遂訴至法院。後經法院多次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
  郭振華指出,上述案件中,該跨國公司知名度較高,國內企業和該公司協商購買相應的軟體許可,並要求該跨國公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改軟體以適應自己的工作需要。但該公司將一款不良軟體以超低的價格轉讓給國內公司,在使用軟體統計數據的過程中,出現各種錯誤,導致雙方交易失敗。另外,國內公司貪圖便宜,意欲通過低價購買軟體的方式來滿足公司的需要,但實踐證明,購買軟體和實施軟體工程,都有一個底線,一味調低價格只會適得其反,損害到軟體的正常品質。
  他指出,軟體設計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耗時長、工作量大,而且涉及到委託方和受託方雙方之間的合作程度和信任關係。在當前委託開發軟體技術類案件中,由於龐大的技術開發群體,使得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而惡意的競爭帶來的是廉價劣質的産品,最終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關注跨國公司在華新動向 捕捉大商機 2012-08-10
博友斥跨國公司“雙重標準” 2012-06-04
[經濟參考微話題]博友斥跨國公司“雙重標準” 2012-05-04
跨國公司加緊布局中國新興産業 2012-04-20
迎來小型跨國公司時代 2011-10-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