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麼可以讓石子浮在水面上?是速度! 對於企業而言,速度可以帶來切實的經濟利益,於是,“速度至上”成為企業行事的“原則”,“蘿蔔快了不洗泥”就成為這種方式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隨之,各種質量問題呈現在公眾面前。從乳製品到白酒行業,再到承載城市運輸的路橋,一個星期之內,問題集中爆發。 浙江省工商局8月20日通報,蒙牛駐浙江省義烏市的經理擅自將3000箱蒙牛臨期純牛奶生産日期改晚6個月,改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並以正品價格銷售。8月23日,蒙牛公司在其官方微博&&,目前正全面配合當地工商、公安機關調查此案,並對涉案的3000箱蒙牛純牛奶産品進行無條件回收。蒙牛公司還稱“對於公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我們向廣大消費者&&歉意。” 自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蒙牛等乳製品企業在快速擴張的同時,走入了質量的怪圈,是不是就被曝出某種産品質量不過關。從表面來看,這次的事件是單個經銷商的行為,但是,這些被蒙牛總部批准的經銷商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企業文化的訴求。蒙牛隨後雖然提出回收産品,但是,絲毫沒有&&賠償,僅僅&&歉意而已。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於8月25日在浙江杭州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致辭中&&,在行業發展取得進步的同時,中國乳製品行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乳品質量和安全水平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乳製品篡改生産日期的風波還沒有平息,白酒行業就陷入了“勾兌門”的潛規則。 8月23日,古井貢酒披露了2012年中報,在中報“重大關聯交易”一欄中顯示,古井貢酒從附屬企業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購入約6596噸酒精,引發了市場人士對古井貢酒涉嫌用酒精勾兌所産酒品的猜測。 古井貢酒證券代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低端酒會使用食用酒精勾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劉元&&,用食用酒精製造中低檔白酒,是行業中的常見做法。 古井貢的“勾兌門”導致公司股票連續下跌,繼而帶動白酒板塊下挫。酒企利用國家允許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條文,大量勾兌白酒提高産量可以説是行業的“潛規則”,曾有新聞報道,茅&鎮上運送食用酒精的車穿梭不息。比起耗時耗力的純糧釀造,食用酒精勾兌可以不間斷生産,大幅提高白酒企業的生産速度、提高出産數量,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
或許在這個多事之秋,註定了有一個多事之周。 8月24日清晨,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因為“超載”轟然倒塌,事故之後,竟然找不到責任人。用18個月的工期完成了原定36個月的計劃,創造了吊橋的速度奇蹟。速度至上的原則下,在通車14個月後,終於承受不住“質量”的負荷,驚醒了睡夢中的哈爾濱人。 在道路交通建設中,政府為了要在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前完成獻禮工程,經常不斷要求施工方加快工期,“趕工期”幾乎是業內的一種常態。事實上,國家一直試圖規範“趕工期”現象。早在2004年,當時的建設部就曾下發《關於加強大型公共建築質量安全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嚴格遵循科學規律,合理確定設計周期和施工工期,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行要求設計、施工單位違背合同約定搶進度、趕工期。” 然而,出於各種原因,趕工期還是屢禁不止。 有媒體報道,早在2007年8月13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的堤溪沱江大橋在竣工前出現整體坍塌,導致64人遇難、4人重傷、18人輕傷。根據事後公布的調查結果,事故原因之一即州政府要求趕工期,向“州慶”50周年獻禮。2009年,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重大工程安全質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強調“嚴肅工期調整”,並且“嚴禁領導幹部不顧客觀規律隨意干預工期調整”。 2008年以來,隨着4萬億的投放,全國各地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在快速發展的別後,也隱藏了質量之殤。高鐵站修通不到10天,幾千平方米的地磚就被敲碎重新鋪設;高速公路通車不到半年,路面上就大洞小洞不斷被譽為“地洞高速”;有的地方橋還沒修完,就坍塌了;公路新通車一天,路面就出現了塌陷。
速度可以讓石子短時間的漂浮在水面,但終歸,石子是要落入水底。對於食品行業、路橋建設,快速度可以帶來短時的榮耀,但問題還是會暴露無遺。追求速度的同時,不要讓質量成為“傷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