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談及國務院對16個省(市)樓市調控的督查情況,&&個別地方出現了為強調“穩增長”,通過放鬆住房限購條件、發放購房補貼等方式刺激住房消費的苗頭,住建部正密切監測房地産市場的變化,研究進一步強化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 上述表態表明,監管部門不允許房價反彈,要堅定捍衛調控成果。在當前房價出現反彈的關鍵時期,雖然沒有新政策“亮劍”,但這樣的表態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市場判斷。
但現在的一個問題是,宏觀調控如何保持高壓狀態?顯然,一種辦法是制定嚴厲的政策措施或立法、修法;另一種辦法是監督政策、法律法規落到實處。拿此次督查來説,這就是宏觀調控保持高壓狀態的一種體現,但遺憾的是,有關方面對此次督查情況公布得不夠詳細,目前也未見問責。而且,所謂“研究進一步強化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究竟是眾所周知的房産稅、限購、限貸,還是公眾從未聽聞過的其他措施?
此前住建部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已&&過,如果房價出現趨勢性的明顯反彈,將會考慮&&新的更嚴厲的調控措施。這意味着儲備政策隨時可以出手。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有50個城市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比例超過七成,可以説,房價反彈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此時如果還不及時出手遏制,不僅已經取得的調控成果有可能被毀,而且再調控的成本會更大,難度也會更大。在筆者看來,既然明確表態要強化樓市調控,儲備政策就應及時出手,絕不能錯失良機。而且,強化樓市調控的政策措施不能再以臨時政策為主,因為遏制房價反彈的關鍵是要改變市場預期,事實證明,臨時政策只能救急,很難真正影響市場預期。
遏制房價反彈的治本之策在於改革和立法。所謂改革,是改革財稅制度,消滅土地財政;改革公務員住房制度,將其住房需求推向市場。所謂立法,是盡快&&爭論了多年的住宅保障法,改變保障房制度層級低、散、亂等問題;修改城市房地産管理法、土地法等房地産法律法規,因為房價問題不僅關係到住房保障,還關係到土地問題、房地産管理模式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