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完全拋棄勞動密集型産業
2012-08-23   作者:黃人天(獨立經濟學家)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7月份進出口增速遠低於市場預期,實現全年外貿10%的增長目標面臨壓力。很多人認為,外貿下滑的關鍵因素是主要出口市場經濟不景氣,把重振外貿雄風的希望寄託於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筆者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需下降只是外貿危機的導火索,中國自身國際競爭力下降導致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流失才是外貿危機的根源。
  為什麼説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下降了?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嚴重通貨緊縮變成嚴重通貨膨脹,官方公布的CPI同比增長率在2011年7月達到了6.5%的37個月最高點,中國的生産經營比較成本大幅攀升,至今仍然還在繼續,只是速度放緩。在這種背景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為中國賺取外匯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遭到重創,許多企業因無法承受高成本壓力而流出中國,尋找成本低廉的地方組織生産經營,其中包括耐克、阿迪達斯等世界500強企業。也就是説,中國的有效生産力開始流失,中國經濟長期以來賴以實現高速增長的出口引擎遭到了削弱。
  要命的是,這種危險趨勢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轉型、升級、調結構”大潮,全國各地都要追求高精尖産業,各個城市都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每個角落都要大搞現代服務業,而對勞動密集型産業轉移造成的有效生産力流失卻漠然視之。這是因為在相當數量人們的心目中,勞動密集型産業就是被外國人殘酷剝削的“血汗工廠”,中國從此都要搞高科技、賺大錢。許多公開發表文章中充斥着對中國賺取微薄代工利潤的不甘,洋溢着對蘋果、耐克、阿迪達斯等跨國公司賺取高額利潤的艷羨,好像所有人都要像“高富帥”一樣享受“有品質和尊嚴”的生活。
  殊不知,廣大發展中國家正在對從中國遷出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翹首以待,對大駕光臨的“剝削階級”熱情擁抱,他們堅信,擁有能夠佔據市場需求的有效生産力才能夠有國家的未來。此消彼長之間,中國的出口減少了,進口增加了,因此,7月出口同比僅增長1%,而進口卻增長了4.7%。
  事實證明,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一字之差,卻絕非一步之遙,而是一條艱苦奮鬥的漫漫征途,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都只能是一廂情願。30多年以來,許多國人的創造力充分發揚於構建“山寨大國”和“偽劣強國”,甚至於相互往對方肚子裏送“色香味美”的廉價毒物以牟取暴利,更何況一般商品,其創意之新奇、規模之宏大足以名垂人類經濟史。這種陋習已然深入骨髓,要改變需要無比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還需要不短的時間,絕非一蹴而就、朝發夕至。
  “轉型、升級、調結構”需要時間,“中國創造”需要積累,新財路尚未成功開闢,舊財路切不可放棄,否則衣食有憂。在高精尖産業、先進金融業尚未能執中國經濟牛耳之際,盈利以美分計算的雖然微薄卻很實在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還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我們不應忘記,正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賺來了鉅額外匯,然後支撐中國實現了經濟奇蹟。
  中國這樣的超級人口大國,根本就沒有理由拋棄勞動密集型産業。高精尖産業和先進金融業雖然光鮮亮麗,但是並非一日之功,以當前情況來看,我們應該穩步向前,避免結構轉型過程的急功近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高德康代表:轉型升級不是放棄勞動密集型産業 2012-03-09
走基層:浙江義烏一家製造業勞動密集型企業見聞 2012-02-16
勞動密集型産業也是經濟發展的好抓手 2009-05-13
數據顯示: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或將率先復蘇 2009-05-13
保就業就要重點保勞動密集型企業 2009-01-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