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國貨別曲解成“採購本地貨”
2012-08-23   作者:易家言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近日,武漢市政府通過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其中包括“政府採購項目年度預算總額30%以上的份額,將專門面向本市中小企業採購”。據悉,不僅武漢市,山西、黑龍江等地也相繼&&一系列扶持本地中小企業的措施,均提出在政府採購環節優先考慮本地企業。(8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
  根據《反壟斷法》,政府無權在競爭性行業設置准入障礙,不得以行政力量排除和限制競爭,否則就是違法行為。顯然,地方政府在採購商品和服務時,不管拿出多大份額專門面向本地企業,不管在多大程度上優先考慮本地企業,本質上都屬於排除、限制市場競爭,越權干預市場行為。我國《政府採購法》第五條也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用任何方式,阻撓和限制供應商自由進入本地區和本行業的政府採購市場。”地方政府採購專門面向本地企業,在優待本地企業的同時,也阻撓和限制了外地企業自由進入本地政府採購市場,明顯不符合法律規定。
  地方政府優先採購本地貨,看上去似乎是人之常情,為何《反壟斷法》和《政府採購法》均對此説“不”呢?我想這主要是從大局着眼、從長遠考慮。優先採購本地貨,固然可在短期內讓本地企業獲益,但是,A地限制B地企業進入,B地也會限制A地企業進入,A地優先採購本地貨,B地也會排斥A地貨。如此,各地都將畫地為牢、構築壟斷壁壘,造成市場條塊分割,阻礙資源優化配置,阻撓商品流通和市場競爭,最後的結果只會是“多輸”,不可能有贏家。而且,地方政府採購過於偏愛本地企業,處於“溫室”裏的本地企業不可能做大做強,一旦離開政府的庇護就難以生存。另外,由於採購對象受限,政府往往難以採購到質優價廉的産品和服務,會不可避免地抬高採購成本,浪費納稅人的錢財。所以,地方保護主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弊遠大於其利。
  確實,無論是《政府採購法》還是相關國家政策,都要求政府優先採購國貨,這不僅是遵循國際慣例,而且是對一些政府機構熱衷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過於偏愛國際名牌産品的有力糾偏。但是,正如“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是謬誤”一樣,優先採購國貨是正確的,優先採購本地貨卻是錯誤的,個中道理,有點類似於任何國家都推崇愛國主義,卻都反對地方保護主義。如果説優先採購國貨維護的是國家利益,那麼優先採購本地貨,卻在維護本地利益的同時損害其他地方的利益,並最終損害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損害國家的利益。因此,“優先採購國貨”不可與“優先採購本地貨”同日而語,不能用前者推導出後者,不能把“優先採購國貨”異化為“優先採購本地貨”。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不少地方為了保持經濟增長,就曾&&過一系列保護本地企業、排斥外地企業的措施。在當前“穩增長”的壓力下,地方保護主義有了再次抬頭的可能。對此,有關方面不能不察、不能不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變資格採購為訂單採購 長春團購醫藥耗材價格直降36% 2012-08-23
新加坡調整政府部門採購程序 2012-08-16
民生和服務採購成安徽政採亮點 2012-08-16
長春支持中小企業進入政府採購目錄 2012-08-09
山東上半年政府採購中小企業合同額佔9成 2012-08-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