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發展新興産業 當汲取光伏泡沫教訓
2012-08-16   作者:安邦諮詢供稿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7月9日,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為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提供明確指引,在中國國情下,預料地方政府將按圖索驥,把規劃當成招商引資的目錄。事實上,已經有些地方開始這樣做了。
  據媒體報道,四川省2012年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評審工作日前告一段落。經四川省工業化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包括“大飛機航空模鍛件規模化生産線建設項目”、“超導磁共振醫學成像系統的研發和産業化”等在內的首批140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將有望獲得總計20億元財政資金的支持。
  地方政府在招攬新興産業投資時,採取財政專項資金的方式予以支持,這是各地引進新興産業時的共同做法。在早期,這種做法所投入的金額可能並不會很大,但隨着各地支持新興産業的力度加強以及區域競爭日益激烈,不難推想,資源也將越來越多地向新興産業傾斜,甚至像往常那般,出現一窩蜂投新興産業項目的情況。從歷史上看,這種一窩蜂的做法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常態。在地方政府推波助瀾下,鋼鐵、光伏、風電等重點投資領域,都曾出現過一窩蜂似的投資熱潮,部分地方與企業也的確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但這種一窩蜂似的投資,在經濟周期低谷時,便很可能轉化成嚴重的産能過剩,形成進退兩難的局面。企業和地方政府都將註定為一窩蜂似的投資買單。
  事實上,以産業政策為軸、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資模式,可能並不適用於發展技術路徑不確定、創新風險較高的新興産業。地方政府並不了解新興産業所蘊含的風險,再説,公共財政本來就不適合從事高風險投資,這更多是市場,是風險投資所從事的領域。以政府力量扶持新興産業,規模小時可能不會出什麼問題,可一旦上了規模,風險便逐漸難以控制。在這一點上,新餘市政府在賽維上所經歷的教訓,應當被各地方政府牢記。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政府資源總量有限,新興産業的發展還有可能對原主導産業形成擠出效應。我們認為,中國的産業政策最大的誤區之一就是支持新興産業。不是説不應該支持新興産業,而是説更應該重視地區性主導産業。通常而言,一個地區的産業體系,總存在幾個主導和支柱産業,它們構成當地經濟的脊梁,如果它們出了問題,整個經濟趴下了,也就無力做其他事情了。不過,現在某些地方出現了盲目追逐時髦概念的現象,把有限的財力用於前途不明確的“新興産業”,而偏廢了原有的産業。這種賭博似的行為相當的危險。
  更讓人擔憂的是,目前有些新興産業還停留在概念階段,企業與地方政府就拼命往這些概念上套,這等於鼓勵經濟往畸形的方向上走。一旦出事了,也就來不及了。故而,對於地方政府來説,需要在事前打一劑預防針。我們不否認戰略新興産業是中央規劃的重點,但這更多是企業的事情——企業需要通過承擔風險、大膽創新來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對於地方政府來説,依照目錄,加以引導即可,千萬不能把自己想象成風投,更不能一窩蜂似地扎進去。這個邊界,需要認真堅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戰略性新興産業風頭正勁 2012-08-14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2012-08-14
中國新興産業的投資之道 2012-08-14
跨國資本布局中西部新興産業 2012-08-14
轉變發展方式悄然提速 戰略性新興産業風頭正勁 2012-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